公元前272年,芈月杀死和自己私通30年的义渠王。义渠王满身伤痕倒在芈月怀里,艰难开口:看在你我30年情分上,把我们的儿子送回义渠吧!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芈月,出身楚国,本名芈八子,从小就不是大家眼中的公主命。生在王族,却因为不是正房的女儿,身份尴尬。十几岁的时候,她跟着姐姐远嫁秦国,成了秦惠文王的一个小妾。在偌大的咸阳宫里,她最开始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每天规规矩矩做自己的分内事。 但芈月骨子里有一股狠劲。乱世出英雄,她凭着聪明和韧劲,一点点在后宫扎下根,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孩子。可惜,妾生的儿子哪有资格争王位?真正让芈月站上权力舞台的,是秦国接连发生的变故。惠文王去世,太子嬴荡即位,年纪轻轻却因为举鼎比力,把命丢在了洛阳。没有子嗣,秦国的王位一下成了香饽饽。各路宗室、王子,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芈月不是天生的狠人,但她没得选。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嬴稷有活路,她联合亲弟魏冉和身边信得过的人,扶持嬴稷登上秦王宝座。从此,芈月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后”,她用女人的身份,管起了男人的天下。 这个时候的芈月,外表风光,其实内心备受煎熬。朝堂风雨欲来,宫里外头都盯着她这寡妇带小孩,谁都不服气。关键时刻,秦国西北的义渠部落成了秦国最大心病。义渠王年轻气盛,领着草原铁骑,三天两头来打秦国的边境。秦国的兵马刚打完内战,元气未复,谁也不想再惹一摊大祸。芈月没有选择余地,她既要稳住朝堂,还得化解边疆的危机。 这个关头,芈月和义渠王走到了一起。有人说这是无奈,有人说是策略。事实是,芈月和义渠王开始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关系,敌人变成了盟友,甚至成了最亲密的知己。两人一起度过了三十年风雨,这段感情,复杂到今天的人都难以评说。 转眼到了公元前272年。这一年,是义渠王的最后一年。 这三十年,义渠王不是个简单角色。他出生在草原,从小习惯了马上生活,说话直来直去,脾气也倔。他带着部落从马莲河到关中,和秦人争地盘、打仗,后来与芈月走到一起,生活变了样。他把部落的骑兵带进了秦国,也慢慢接受了秦国的礼仪和规矩。芈月也不是当年那个在后宫被欺负的小妾,她手里攥着朝政大权,身边围着文臣武将。 表面上,这对异族情侣过得风平浪静。实际上,双方都清楚,他们的关系随时可能变天。义渠王的部落逐渐被秦国同化,草原上的老兄弟越来越听不进他的话。秦国朝中,对芈月和义渠王的议论越来越多,有人私下说太后心软,有人提醒她:“西北这块地,只有收归秦国,才能万无一失。” 芈月不是没犹豫过。她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也算是真正的家人。可是权力面前,亲情往往最容易被牺牲。史书没有细讲他们日常的生活,但从那段时间的局势看,芈月和义渠王都活得很紧张。义渠王时常回老家巡视,他的骑兵悄悄壮大过几次,但每一次都被芈月以各种借口调走,或者软磨硬泡留在秦地。两人之间,信任慢慢变成了试探。 最关键的转折发生在一次甘泉宫的“避暑”。其实外头天气已经转凉,这场“避暑”不过是芈月的一个借口。宫里暗暗安排了许多秦军,守卫也都换成了太后信得过的人。义渠王来时带着几个亲信,没起疑心。宫中酒席很丰盛,气氛却诡异得很。等到夜深时分,太后起身说要与他一叙旧情,实际上,宫门外已经兵马列阵。 这一夜发生了什么,史书没有细写。但可以肯定,双方都没有留退路。义渠王挣扎着想冲出去,被秦军堵住了。身上带伤,最后倒在芈月面前,气息奄奄。 有传言说,义渠王临终时只说了一句话:“看在三十年情分,把我们的儿子送回草原。”这句话里有愤恨、有不甘,也有对往昔的留恋。但芈月没有答应。她身后站着的是整个秦国,她个人的柔情早已被责任和权谋压得无处可去。 第二天天没亮,秦军便进兵义渠本土,草原上的义渠部众没想到靠了秦国三十年,最后竟然成了自己族人的掘墓人。义渠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北地、陇西、上郡这些肥沃的土地,从此归了秦国所有。 义渠王死后,关于他的消息很快被压了下去。秦国收编了义渠部落的兵马,把这群曾经叱咤西北的骑兵调进了自己的军队。义渠王和芈月生的两个儿子,没有留下清楚的记载。有人说他们早就被送往别处,也有人说他们消失在大乱中。总之,这一页翻过去,没人再提起。 芈月继续在咸阳主持朝政,直到晚年才渐渐淡出权力中心。义渠王的死在她心里有没有留下痕迹,外人无法得知。只知道从那以后,秦国的西北再也没有大的战事,国家变得安稳,也为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打下了基础。 芈月这一生最狠的不是杀了谁,而是她在关键时刻从不手软。三十年的情分,终究抵不过权力的残酷。草原和中原,本来就是两个世界,就算再多的恩爱,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公元前272年,芈月杀死和自己私通30年的义渠王。义渠王满身伤痕倒在芈月怀里,艰
碧水清波情韵悠
2025-07-06 19:52:16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