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52岁道光皇帝陪着全贵妃吃晚膳,而在一旁侍奉的18岁宫女,让皇帝心中

曼冬看娱乐 2025-07-07 10:06:56

1834年,52岁道光皇帝陪着全贵妃吃晚膳,而在一旁侍奉的18岁宫女,让皇帝心中躁动不已。全贵妃便说:“万岁爷,今晚不要走了,就让我的宫女陪你侍寝吧!”道光直夸全贵妃懂事,晚上留宿全贵妃宫中。

道光十四年冬夜,五十多岁的皇帝在储秀宫用膳。

桌上摆着八宝鸭子、鹿筋煨肉,贵妃陪着小心布菜。

烛影摇晃间,皇帝的筷子突然停在半空。

布菜宫女里有个生面孔,十八九岁的年纪,低眉顺眼却掩不住水灵劲。

贵妃顺着皇帝眼神看过去,当机立断道:"这是新来的郭佳氏,手脚最是麻利。"

转头对那宫女使眼色:"还不给万岁爷添碗汤?"

一碗热汤递到皇帝手边时,郭佳氏腕子上的翡翠镯子碰到碗沿,叮当一声脆响。

皇帝接过汤碗忽然说:"今儿折子多,得回养心殿。"

贵妃攥着帕子送出门,转头就把郭佳氏推进御辇:"仔细伺候。"

养心殿的地龙烧得暖,郭佳氏跪在榻前剪灯花。

皇帝靠在引枕上问话:"在家念过书?"

姑娘轻声答:"父亲是笔帖式,教过《女诫》。"

皇帝见她脖颈低垂的弧度像初绽的玉兰,伸手托起她下巴:"可会写字?"

蘸着茶水的指尖在炕桌上写了个"安"字。

那天夜里,皇帝发现这姑娘身上有宫里少见的鲜活气。

五更天太监来请朝时,皇帝系着盘扣说:"往后就封常在吧,住长春宫后殿。"

郭佳氏光脚跪在毡毯上谢恩,明黄帐幔映着她后颈两点红痕。

贵妃隔日见郭佳氏来谢恩,拉着她的手坐在暖炕上:"咱们这地方,有人十年见不着圣颜。你是有造化的。"

说着褪下腕子上的金镶七宝镯给她戴上。

长春宫的炭例当天就添了三成,贵妃拨去两个老成宫女"帮衬"郭佳氏。

宫里人看得明白,贵妃这是要栽培新棋子。

郭佳氏果然伶俐。

皇帝批折子她在旁磨墨,三更天端上的参汤温度永远刚好。

有回南疆急报,皇帝烦躁时看见她蹲在殿角喂御猫,喉咙里哼着江南小调。

那晚皇帝枕着她腿睡着了,醒来就晋了她为贵人。

贵妃听闻消息,特意送去整盒东珠:"我就说你合该在御前当差。"

好景不长,道光二十年皇后薨逝。

贵妃戴上凤冠成了继后,却再难抽出时间伴驾。

有次皇帝冒雪去储秀宫,见殿里堆满账册。

皇后捏着眉心说:"这个月各宫份例超支七百两。"

转头交代郭佳氏:"你陪万岁爷去御花园走走。"

腊梅树下,皇帝见郭佳氏发间落雪,恍惚想起十多年前储秀宫那个雪夜。

真正的变故发生在郭佳氏封嫔那年。

内务府送来新选的秀女,有个镶蓝旗的姑娘眼睛像极当年的皇后。

皇帝的目光越停越久,郭佳氏默默退回长春宫侧殿。

除夕宫宴上,她的座位排到东边第三桌。

曾经替她梳头的老宫女叹气:"佳嫔娘娘别往心里去,万岁爷这是想起元后了。"

咸丰登基后,紫禁城换了天地。

郭佳氏搬去寿康宫偏院,院里石榴树结籽那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

逃往热河的路上,她扶着咸丰的奶嬷嬷过河沟,泥巴裹脏了旗鞋。

行在夜里风大,咸丰咳着说:"佳嫔倒比年轻妃嫔经得住事。"

后来在承德避暑山庄,她给病重的皇帝读《三国志》,读到"白帝城托孤"时,咸丰望着窗外出神半日。

同治年间,宫里人都称她"老佳嫔"。

慈禧太后逢年过节赏些衣料,有回特意说:"先帝在时夸你稳重。"

五十年宫闱沉浮,她鬓角全白了。

七十五岁生辰那日,她对着铜镜插上道光赏的翡翠簪,当晚在吉祥所没了气息。

内务府档案记着:佳嫔郭佳氏,无疾而终。

陪葬匣子里除了嫔位金册,还有半块磨薄了的徽墨。

当年在养心殿,这块墨磨出的汁液批改过《南京条约》的奏报。

0 阅读:630

评论列表

Tigervista

Tigervista

2
2025-07-07 16:51

胡说八道,先帝的嫔妃伺候皇上,还给读三国?

猜你喜欢

曼冬看娱乐

曼冬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