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敢说了!”江苏男子到加油站,准备加100元的油。结果站员非要让他去店里拿授权码才肯给加,男子质疑:搞这么麻烦难道有进店率,或者要提升商店购买率?男子越想越气,怎么就不能在油箱边上贴个支付码,非得进店! 7月1号那天,男子开车去加油站加100块钱的油,结果加油员说必须先去便利店拿授权码。 张先生一进便利店就傻眼了,里面排着长队,全是来拿码的司机,等了快十分钟才拿到。 拿着码回到加油机旁,他对着操作界面直犯迷糊,加油员在旁边简单说了两句就走了,他手忙脚乱半天,热得汗流浃背。 至于加油站为啥非得让顾客进店呢,其实背后有两层考虑。 一方面是安全问题。加油的时候,油箱周围会挥发一些可燃气体,要是顾客待在车里不下来,万一气体通过空调循环进了车厢,没及时发现就容易出事儿。 而且现在很多人加油只熄火不切断电源,这时候哪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危险。让顾客进店拿码,其实是变相让大家暂时离开车辆,减少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便利店的销售也是加油站营收的一部分。数据说便利店销售额能占加油站总营收的15%到20%,所以加油站多少有点想通过提高进店率来带动消费的想法。 但从用户体验来看,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就像张先生遇到的,排队拿码十分钟,操作油枪又手忙脚乱,本来几分钟能搞定的事儿,硬生生拖成十几分钟。尤其是大热天,来回跑一趟浑身是汗,根本没有心思逛商店。 就算进了店,大部分人也是拿了码就走,根本不会留意商品。 有网友算过一笔账,强制进店只会让顾客产生抵触情绪,就算有100个人进店,可能90个都是拿码就走,真正买东西的没几个,反而把加油站的口碑搞差了。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 2022年,江西鹰潭的桂女士在加油站加油时,工作人员先推销一瓶燃油宝,加完后又未经同意加了第二瓶,还强制要求她买一个系列产品,说下次加油接着用。 桂女士事后发现被套路了,投诉到市场监管局,最后加油站退了没开封的产品。 这种“先斩后奏”的推销手段,在不少加油站都存在,尤其是针对女司机或新车车主。 不过有些加油站已经开始试点新技术了,比如在油箱旁边装NFC感应支付,或者用车牌识别直接代扣费用,司机不用下车就能完成支付。 还有的把授权码集成到小程序里,车主扫码后油枪就能自动启动,省了来回跑的麻烦。 要是真能这么搞,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方便了顾客,说不定还能让真正想消费的人主动走进便利店,比强制进店拿码合理多了。 其实大家吐槽的不是进店本身,而是这种“被迫进店”的感觉。 加油本来是件挺简单的事儿,非要跟便利店消费绑在一起,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 安全问题固然重要,但能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流程做得更人性化点? 比如小额加油可以用手机支付,大额加油再要求进店确认,这样既能照顾到不同需求,也不至于让顾客觉得被强制消费。 毕竟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拼服务,加油站要是还守着老一套,怕是真的会被用户嫌弃了。
“终于有人敢说了!”江苏男子到加油站,准备加100元的油。结果站员非要让他去店里
梦境守护者歌
2025-07-07 12:21: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