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衡水中学的一位文科状元刘嘉森,以67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那一年,他还没等到高考成绩公布,就已经陆续接到了清华和北大的招生电话,成了各大名校争相争抢的“香饽饽”。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少年,在进入大学后却向老师提出了一个看似“庸俗”的问题:“我毕业后,能不能赚到100万?” 老师笑了笑,摇头说:“不能。” 这句话在当时可能只是玩笑,但刘嘉森却认真地把它记在了心里。几年之后,他靠着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做讲座、出书、演讲,6年时间赚到了300多万。原本励志的成功故事,却招来不少质疑与非议,有人骂他“格局太小,钻进了钱眼儿里”。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刘嘉森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小县城,家境谈不上富裕。和很多寒门学子一样,他从小就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知识,或许是他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工具。 中考时,刘嘉森拿下了初中母校的第一名,顺利考入河北最著名的高中——衡水中学。提起衡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魔鬼训练”“高考机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所学校的本科上线率常年高达90%以上,被很多人视为通往清北的“直通车”。 初入衡中,刘嘉森对自己信心满满。可谁料到,第一场年级摸底考试,他的排名竟然只有568名。对一个中考时名列前茅的学霸来说,这无异于当头一棒。 更让他压力倍增的是,身边的同学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很多人从小接受更好的教育,家庭条件优渥,眼界开阔,知识储备丰富。相比之下,刘嘉森就像一个“靠死读书冲上来”的土办法学生,在这群“天选打工人”面前格外渺小。 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花了很长时间反思。他明白了一件事:起点决定不了终点。你身处什么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迈开腿往前走。 于是,他开始疯狂“补课”:别人吃饭20分钟,他5分钟解决;别人候操发呆聊天,他趁机背书。 每天的时间被他拆成一块一块,用到了极致。一年后,他终于闯进年级前100,再往后稳居年级前十,班级第一。 高三那年,刘嘉森顶着沉重的压力走上了高考考场。他很清楚,只有考出成绩,才有资格谈命运。 成绩公布前,他就收到了清华、北大两所顶级学府的招录电话。最终,他选择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2015年,他的名字被挂在衡中校园最高的荣誉榜上,前缀赫然是“文科状元”,也是当年河北省文科第二名。 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刘嘉森淡淡地说:“我的同学里,有钱有势的很多,天资聪慧的也不少,但三年后,只有我成了高考状元。” 这句话不是炫耀,而是事实。他用三年的自律、自省和不懈努力,实现了从568名到文科状元的逆袭,活生生地证明了那句被说烂的话——“天道酬勤”。 进了北大之后,他依然没有“躺平”。他经常泡在图书馆,持续保持高强度的学习。直到毕业前,他再次向老师抛出了那个当年的问题:“老师,我以后能赚到100万吗?” 老师还是笑了笑,说:“不能。” 可谁都没想到,现实很快给了不一样的答案。 毕业前夕,一个教育机构的老师联系到他:“你写的读书笔记很受欢迎,我们想出一本书,帮助更多孩子。” 这个电话,就像一粒种子,悄悄改变了刘嘉森的人生轨迹。 他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做成演讲课程,到全国各地中学、高中进行分享。他讲的不是空洞的“成功学”,而是自己如何一步步逆袭的亲身经历,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到心理调节,全都是“干货”。 6年时间,他演讲了800多场,听众超过几十万人,赚了300多万元。 有人感动落泪,有人逆袭成功,也有人开始质疑他:“北大中文系毕业就为了讲课赚钱?格局太小了吧!” 面对争议,他只淡淡回应了一句:“给自己穿上学历的铠甲,才不会在青春的潮水退去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这句话,何尝不是对所有年轻人的提醒? 如今的刘嘉森,在社交平台已经积累了几百万粉丝。他推出的《49天成为小学霸》一书,更是成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心头好”。 书中详细还原了他从后进生到状元的全过程,并把自己总结出的学习方法一点不藏私地写了进去。比如他讲解整理错题的“两个前提”和“三个步骤”,既实用又高效,已经被许多重点中学纳入推荐书单。 整本书设计了49天的成长计划,每一天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心理引导问题,像一份精心雕琢的“学霸养成攻略”。 有人说,孩子不是学不进,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刘嘉森写的这本书,正是那个“破局”的钥匙。 花一顿饭的钱,就能给孩子多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投资,真的不贵。 一套两本仅需49.9元,送给孩子,送给正在努力的你,也送给那个曾经跌倒过但始终不肯放弃的自己。 点击下方“商品卡”,立即获取《49天成为小学霸》,把改变的钥匙交到孩子手上,也许,只差这一本书,你的孩子就能迎来逆袭! 【推荐】带你49天成为小学霸启发学习兴趣亲子教育引导专注力培养
2015年,河北衡水中学的一位文科状元刘嘉森,以67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甜心暖阳
2025-07-07 12:55: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