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个地方或机构出了舆论关注的事件后,涉事方做的情况通报很多没有起到应有的说明和沟通作用,反而引起舆情的二次、三次发酵,这个局面非常令人遗憾。
老胡在此粗略提两点:第一,做通报的涉事方要摒除官僚主义,别第一时间就想着脱责,而要与公众共情,与公众的情绪融为一体。第二,舆论场要反对带节奏的激进主张,要了解并且相信,我们的社会没一些人宣扬的那么黑暗,多数悲剧都是多因导致的,除非刑事犯罪,恶意施加伤害的情况或者需要一个方面完全承担责任的情况非常罕见。
我们需要批评,有批评社会才能进步,但是批评的发扬需要理性大氛围的支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种氛围构建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