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八路军帮卫立煌突围,战后,卫立煌对杨勇说:“你们这个团,算是报废了!”杨勇解释:“阻击日军的,只有一个连!”听了这话,卫立煌愣住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8年的春天,山西吕梁山的硝烟还没散尽。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带着指挥部渡过黄河,本想给日军来个回马枪,没想到反被鬼子盯上了。 那些天,卫立煌的部队走到哪儿,日军的炮弹就跟到哪儿,活像身后长了条甩不掉的尾巴。后来才知道,鬼子的情报部门破译了他们的通讯密码,可当时谁想得到呢?卫立煌急得直跺脚,再这么耗下去,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就在这节骨眼上,卫立煌的秘书赵荣声提了个大胆的建议,找附近的八路军115师帮忙。 但要知道那会儿国共虽然合作抗日,可双方心里都揣着防备。但生死关头,卫立煌也顾不得许多了,带着残部就往八路军防区撤。 115师师长陈光倒是爽快,二话不说派出了686团团长杨勇接应。这个杨勇可不是一般人,平型关大捷那会儿就带着部队打得鬼子哭爹喊娘,在山西地界上早打出了威名。 杨勇带着队伍赶到白儿岭一看地形就乐了,这地方两边的山崖像刀削似的,中间一条羊肠小道,活脱脱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他当即拍板,就让特务连上去卡住这个咽喉要道。 卫立煌在望远镜里看得直冒冷汗,日军调来了四架飞机轮番轰炸,炮弹把整片山头都犁了一遍。他转头对杨勇叹气:"你们这个团,怕是要打光了。" 杨勇却笑眯眯地说:"卫司令别担心,上头就摆了一个连。"卫立煌差点把望远镜摔了,一个连百来号人,怎么扛得住鬼子八百多人的猛攻? 可接下来的场面让所有人大开眼界,特务连的战士们借着地形,把日军放近了再打。鬼子的重炮轰不着躲在岩缝里的八路军,飞机炸弹扔下来全炸在了空地上。反倒是八路军的机枪像长了眼睛,专挑日军冲锋的节骨眼开火。 打到后来,鬼子尸体把山路都堵住了。天黑时杨勇发出撤退信号,特务连的战士们牵着缴获的东洋马,扛着三八大盖,一个不少地撤了下来。卫立煌数来数去,还真就一百多号人,伤亡不过二十来个。 这场仗打完,卫立煌对八路军的看法彻底变了。他原先觉得共产党部队就是会打游击,没想到正面硬刚也这么厉害。 更让他吃惊的是八路军和老百姓的关系,杨勇的兵饿了有老乡送饭,伤员有村民抬担架,连鬼子往哪儿走都有放羊的孩子来报信。 卫立煌后来回忆说,那会儿他才明白为啥八路军总打胜仗,人家是鱼儿在水里游,国军却是旱地里的泥鳅。 回到驻地后,卫立煌大手一挥,给115师送去十万发子弹、一百挺机枪。这在当时可是天大的手笔,要知道蒋介石给八路军的补给经常克扣,卫立煌这是顶着压力干的。 打那以后,他在洛阳当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时,明里暗里没少帮八路军的忙。有次蒋介石命令他北上打共产党,他干脆跑去和朱德划漳河而治,气得老蒋直跳脚。 1948年在东北,卫立煌更是不听蒋介石瞎指挥,硬是把国民党主力憋在沈阳不动弹,给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创造了战机。 说来也巧,当年在白儿岭救卫立煌的特务连里,有个小战士后来成了开国少将。而卫立煌本人虽然被蒋介石列为"头等战犯",却在1949年冒着风险从香港给朱德写信,托他照顾留在合肥的老母亲。 主席听说后特别交代:"必须照顾好卫将军的家人。"1955年卫立煌回到北京,成了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晚年他总爱跟人念叨白儿岭那一仗,说是一个连的八路军给他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枪炮,而在人心。 信息来源: 央视网《抗战时期朱德与卫立煌为何会成为生死之交?》
1938年,八路军帮卫立煌突围,战后,卫立煌对杨勇说:“你们这个团,算是报废了!
烟雨故人泪
2025-07-07 19:33:4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