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正在重庆寓所休养的冯玉祥,有一天忽然听到窗外男童卖茶水的清脆吆喝声,不知怎的,冯玉祥被男童的吆喝声给吸引住了,总觉得这声音似曾相识。 于是,冯玉祥不禁走到寓所外,举目望去,就看到在不远处的马路上,骄阳似火的大太阳底下,一个头戴草帽,衣衫破旧的小男孩,正用小小的肩膀背着个大茶壶,在街上叫卖茶水。 冯玉祥走到小男孩的身边,问道:“孩子,你是哪里人?姓什么?” “河北藁城庄合村人,姓郝。您要买茶水吗?” 只见小男孩一面用脆生生的声音朗朗回答着,一面开始招揽生意。 小男孩的回答,让冯玉祥想起了一位早已牺牲的故人,不禁问道,“你们那儿有一个姓郝的,叫郝梦龄,你认不认得?” 接下来,小男孩的回答,让冯玉祥大吃一惊。 “认得,他是我爸爸。” 1898年出生于河北藁城庄的郝梦龄,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担任奉军第十军营长。1926年,郝梦龄随部归属于冯玉祥革命革命军,担任第四军第26旅旅长。 1930年中原大战时,郝梦龄因作战勇敢,备受瞩目,中原大战结束后,部队改编,郝梦龄担任革命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此后的数年间,眼见蒋介石一次次发动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战争,身系家国大义的郝梦龄,不愿看到连年内战,同室操戈,民不聊生,遂决意向蒋介石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 1937年5月,郝梦龄再次向蒋介石请求解甲归田,仍未获批准,后被调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两个月后,抗日战争爆发。此时,正奔赴四川陆大途中的郝梦龄,立即返回部队,要求北上抗日,出任中央兵团团长。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出征前,郝梦龄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与妻儿分别时,郝梦龄为他们留下了家书,又教导道:“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上阵杀敌。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这年9月底,日军在平型关被八路军115师伏击,遭到重创,日军决定拿下忻口。 此时,郝梦龄正率领将士们誓死守卫忻口阵地。 10月13日,日军对忻口发起全线攻击,郝梦龄率部奋勇抵抗。日军火力强大,中国守军损伤很大,仍顽强抵抗,誓与阵地共存亡。在激烈的战斗中,忻口阵地13次易手。 16日凌晨,郝梦龄亲自来到距离日军仅200米的前沿阵地督战,腰部连中两弹,壮烈牺牲。 郝梦龄牺牲后,其遗体被运往武汉安葬。作为抗日战争以来牺牲的第一个军长,武汉各界为郝梦龄举行了公祭,以国葬仪式将郝梦龄安葬于武昌。 郝梦龄牺牲后,妻子剧纫秋带着孩子贫困自守,孩子们靠着卖茶水卖西瓜给自己攒学费。 “梦龄教我们要以国为重,我们不敢给他丢脸。” 得知郝梦龄家人的困顿生活后,冯玉祥立即写信给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施以援手。 “梦龄为国死了,家人却过成这样,国家不能不管啊。” 后来,蒋介石念及郝梦龄的功劳,特批了两万银元救助款,还免除了郝梦龄子女的学费。 参考资料: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