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欧元以上项目,中企禁止入局!”上个月欧盟挥出贸易大棒时,大概没料到中国的反应如此迅猛精准。6月20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国际采购工具》(IPI),宣布未来五年内,中国企业被彻底挡在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公共医疗器械采购门外。更苛刻的是,即便第三方企业中标,所用中国零部件或原材料也不得超过50%——摆明要把“中国制造”挤出高端供应链。 欧盟嘴上喊着“公平竞争”,手里却攥着双重标准。他们指责中国“87%招标歧视进口产品”,却绝口不提自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吃到的红利:2015至2023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激增超100%,欧洲巨头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所谓“调查”,不过是单边保护主义的遮羞布! 中国反击来得又快又狠!7月6日,财政部一纸通知掀翻棋盘:即日起,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政府采购医疗器械项目,凡需进口的,一律排除欧盟企业(在华欧资企业除外);非欧盟企业中标,欧盟产品占比也不得超过50%。商务部更是一针见血点破本质:“这就是对等反制!” 欧盟的算计落空了!他们原想用高门槛压制技术追赶中的中国企业,却暴露了自己的软肋。看看数据就明白:迈瑞医疗公开承认,其在欧洲根本没有单笔超500万欧元订单;联影医疗欧洲业务占比仅22%,大项目寥寥无几。反观欧洲企业?62亿欧元的对华医疗器械出口额中,87%恐遭中国反制重创——到底谁更依赖谁的市场? 更绝的是中方策略的精准性。商务部明确强调:“措施只针对自欧盟进口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不受影响”。这招既撕开欧盟“市场开放”的虚伪面具,又用差异化政策分化欧洲企业阵营。想赚中国的钱?欢迎!但带着保护主义来搞歧视?门都没有! 难怪风声一出,欧洲企业圈骤然降温。有消息称德国医药巨头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股价应声下挫——虽然表面是业绩预警所致,但贸易战阴影下,谁不心惊?毕竟拜耳等巨头已因官司缠身股价暴跌近70%,再经不起市场动荡了! 这场博弈撕开一个真相:欧盟高喊“对等开放”,行动却是关门打狗。中国用对等反制告诉世界:贸易霸凌,必将付出代价! 网友热评: “不管怎样,只要反制,至少欧洲再对中国出手时得掂量掂量!” “欧盟玩的太过头了?出头过分就要挨打!谁不会反制? 你怎么看这场贸易博弈?评论区聊聊! 本文综合权威信源: 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2025年7月6日)
欧盟出来喊话了!近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加征反倾销税,引发欧盟方面强
【6评论】【2点赞】
倦鸟
欧盟本质上还是美国的狗
幸勤的工蜂
真是被动啊!每次都是别人先动手啊!
用户13xxx08
这样的反制措施,太容易写了,都不用借助AI就能完成[滑稽笑]
驳虎
4500万门槛太高了!就怕有些吃里扒外的败类,把大标化整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