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那个贪走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20年国库收入)的和珅,早年竟是个铁面无私的反贪能手?这前后反转的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30岁前的和珅,是官场里的一股清流。他刚当侍郎时,有个叫安明的官员想升职,偷偷送他一匹玉马,和珅当场拒收,还把安明的行贿行为记录在案。后来安明靠本事升职,却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按制需丁忧),又是和珅铁面揭发,直接让安明丢了官。 更狠的是查李侍尧案。云贵总督李侍尧是出了名的"老虎",朝廷派去的钦差都被他糊弄过去。和珅主动请缨,一到云南就先抓了李侍尧的管家,一顿审下来拿到实证,再顺藤摸瓜查出李侍尧贪污的金银珠宝,连乾隆都夸他"办案如神"。这时候的和珅,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活脱脱一个"反腐英雄"。 可谁能想到,正是这场反贪大案,成了和珅堕落的开始。查抄李侍尧的家产时,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玉器、珍稀古玩,第一次在他心里埋下了欲望的种子。乾隆看他办事得力,把李侍尧的一半家产赏给了他——这是和珅第一次尝到"权力变现"的甜头。 随着官位越来越高,和珅发现:原来反贪的"刀",也能变成敛财的"网"。他一边严查别人贪污,一边给自己制定"潜规则":想升官?先交"孝敬费";想免罪?拿银子来赎。地方官每年给朝廷进贡,好东西都得先经过和珅的手,他挑剩下的才敢送给乾隆。 乾隆驾崩后,嘉庆查抄和珅家时,光是白银就搜出8亿两,加上房产、古董,总价值11亿两——够清朝打10次鸦片战争,够全天下百姓吃3年。可这些财富,最终只换来了一条白绫。 和珅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怕贪官坏,就怕贪官有"理想"。当一个有能力、有手腕的人,把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造成的破坏力往往超乎想象。你觉得,是权力腐蚀了和珅,还是他骨子里本就藏着贪婪?#官员贪污# #乾隆# #和珅# #贪官污吏# #和珅家世# #官员初心# #明朝反腐# #权力腐败史鉴#
你敢信吗?那个贪走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20年国库收入)的和珅,早年竟是个铁面
碑刻春秋
2025-07-08 10:03: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