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供数十万架无人机援助,美国要乌克兰放开打,无人机敞开供应,今年先给数十万架无

柳淮蕊 2025-07-08 17:31:09

再提供数十万架无人机援助,美国要乌克兰放开打,无人机敞开供应,今年先给数十万架无人机。泽连斯基突然宣布,已经与美国达成协议,在今年美国将提供数十万架无人机,明年继续供货。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消息一出来,俄罗斯那边肯定得头疼,毕竟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威力,咱们都看在眼里。 现在打仗讲究的是“非对称作战”,无人机就是这种作战的好手,它们能侦察、能打击、还能搞电子战,规模化协同作战那是家常便饭。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双方都投入了几万架无人机,执行监视、定点清除、自杀式攻击这些任务。 去年10月巴以冲突的时候,哈马斯用无人机和火箭弹协同攻击,直接突破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 这种打法,传统武器根本没法比,和其他武器比起来,无人机的优点可太多了。 首先就是成本低,乌克兰用的FPV无人机,成本可能就1000美元不到,却能摧毁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坦克。 去年6月乌克兰搞的“蛛网”行动,用117架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机场,总投入可能不到100万美元,却炸毁了8架图-95战略轰炸机,这买卖简直太划算了。 而且无人机的灵活性相当高,它们能低空飞行,躲避雷达探测,还能快速部署,俄军的“柳叶刀”无人机,能在战场上实时调整攻击目标,让乌军防不胜防。 操作无人机对驾驶者来说,风险也是相当小的,操控员在后方就能指挥,不用像传统飞行员那样冒着生命危险。 美国这次突然加大无人机援助,目的可不简单,最直接的,就是想通过无人机消耗俄罗斯的军事资源。 俄罗斯的S-300、S-400防空系统虽然厉害,但用来打便宜的无人机,成本太高了。 去年7月,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三天损失17辆装甲车,80%都是无人机造成的。 美国这么做,就是要让俄罗斯陷入“防空陷阱”,把钱都砸在防御上,美国还想借俄乌战场,推动自身的军工产业,美国的AeroVironment公司生产的“弹簧刀”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上收集了大量实战数据,为后续改进提供了依据。 而且美国还和乌克兰合作生产无人机,把乌克兰变成了武器测试场,乌克兰用无人机对俄罗斯的打击,那可真是“伤筋动骨”。 今年6月的“蛛网”行动,乌克兰用改装后的FPV无人机,从伪装卡车里起飞,袭击了俄罗斯五个军用机场,炸毁了8架图-95轰炸机。 这种飞机生产线早就停产了,损失一架就少一架,还有5月20号,乌克兰对库尔斯克州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普京的座机都成了目标。 虽然俄罗斯防空部队拦截了46架无人机,但这也给俄罗斯敲响了警钟:无人机威胁无处不在。 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反制措施五花八门,首先是电子干扰,俄军在前线部署了大量干扰器,让乌军无人机失去信号。 去年年底,单个阵地上的干扰器数量从6个增加到15个,乌军无人机的作战效率大幅下降。 紧跟着就是激光武器,俄军正在测试“手杖”激光反无人机枪,宣称能在1500米外摧毁无人机,不过这玩意儿还在试验阶段,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再者是滑翔炸弹,俄军把老旧炸弹改装成滑翔炸弹,从远离前线的地方发射,专门摧毁乌军的防御工事。 今年俄军计划生产7万枚滑翔炸弹,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 而且俄罗斯还和伊朗达成了合作,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不过对此国际社会反应还是很强烈。 乌克兰要求各国制裁伊朗,美国和欧盟也跟着施压,冻结了15名伊朗公民和实体的资产,但伊朗否认指控,还说有22个国家想买他们的无人机。 这明摆着是在打“技术牌”,既反制西方制裁,又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 于美国传递无人机的行为,美西方的态度就显得有些双标了。 欧洲盟友虽然支持乌克兰,但对美国的目的有所怀疑,德国总理默茨提议,用欧洲的资金采购美国原计划援乌的武器,这其实是在平衡各方利益。 而俄罗斯和一些中立国,则批评美国加剧冲突,认为无人机援助会延长战争,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对军援也有分歧,特朗普政府暂停部分武器供应后又恢复,这背后可能涉及政治交易。 这场无人机大战背后,其实是大国博弈和技术迭代的较量。 美国想通过无人机削弱俄罗斯,俄罗斯则用电子战和滑翔炸弹应对,伊朗趁机展示自己的无人机技术,欧洲在中间两头为难。 这场冲突中,每个国家都在算计自己的利益,但苦的都是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士兵,和无辜的平民百姓。 现在这场冲突已经进入消耗阶段,双方都在用最廉价的武器争取主动权。 乌克兰的“家庭作坊”无人机,和俄罗斯的“土制”滑翔炸弹,成了战场上的主角。 这让我想起中国军网的一句话:“未来战场上,无人机的规模化协同运用将更加普遍。” 或许这场战争正在改写以往的规则,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盼望早日看到和平的曙光。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6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