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我今天只有借助没有人认识我的头条来说一说昨天发生在我家的家丑。昨天我儿子因为工作的事和他爸爸动手了,掐了他爸爸的脖子,擂了他爸四拳头。 家有毕业儿:一场窒息与挣扎的碰撞 六月的傍晚,暑气还黏在空气里。我把熬好的绿豆汤端上桌,冲客厅喊:“阿轩,别打游戏了,喝点汤败败火。” 电竞椅陷在外卖盒、空饮料瓶堆里,儿子盯着租来的大显示器,键盘鼠标响得急促,含糊应了声,头都没回。这是他毕业回家的第三十三天,也是沉迷游戏、拒绝找工作的第三十三天。 他爸下班进门,鞋没换好,就瞥见这摊 “烂摊子”,脸瞬间黑了,公文包往沙发上一扔:“你天天这么玩,工作的事儿打算咋办?” 我心里 “咯噔” 一下,知道要出事。最近两周,为找工作的事,父子俩已经吵过三次,可这次,火药味格外冲。 “我才回来三周!” 儿子猛地摘了耳机,转过脸,眼睛里全是烦躁,“你们天天催,催命呢?现在啥形势你们不知道?工作那么好找?” 他爸气得胸脯直起伏:“形势不好就不找了?在家当大爷打游戏?你大学白读了?” 这话像针尖扎进儿子耳朵,他 “腾” 地站起来,椅子 “咣当” 撞在茶几上,玻璃杯晃了晃。 “大学读了有啥用?读出来不还是找不到工作!你们就知道逼我!” 儿子声音带着颤。他爸往前凑一步:“你这是啥态度?养你这么大,你就这么和老子说话?” 空气里的火药瞬间点燃。 我还没反应过来,儿子已经伸手推他爸。他爸趔趄半步,红着眼抬手要打,却被儿子掐住脖子。我尖叫着扑过去,就见儿子红着眼,拳头一下下擂在他爸胸口,喊着:“逼死我算了!逼死我你们就满意了!” 他爸挣扎着,脸憋得紫红,我拼命掰儿子的手,哭着喊:“阿轩!你疯了!那是你爸啊!” 混乱中,儿子转身蹿到飘窗边,一脚踹开窗纱,半个身子探出去。外面暮色沉沉,风灌进来,吹得他 T 恤猎猎响。 “别跳!阿轩!” 我和他爸同时扑过去,死死拽住他胳膊。他爸声音都破了:“爸错了!不逼你了!你下来!” 我哭得喘不上气,指甲掐进儿子胳膊:“你要是没了,妈也不活了……” 僵持几秒,儿子瘫软下来,被我们拖回客厅,三个人抱在一起发抖,哭声混着风声,把家撕得稀碎。 后来我才知道,他爸托老同学给儿子联系工厂文职,想让他先走出家门。他爸说:“我知道工作不好找,可他天天在家颓着,和社会脱节咋办?” 我也偷偷截招聘岗位图,想等儿子心情好劝劝。可我们的 “为你好”,在儿子眼里成了催命符。我偷听过他和同学打电话:“我爸妈根本不懂,投简历没回音,他们就知道催,好像我是废物……” 这话戳得我心窝疼,明明盼他好,咋成伤害了? 第二天早上,我给儿子煮阳春面端进房间,他正对着电脑发呆。他瞥了眼面,声音闷闷的:“妈,我不是不想工作,投了简历没回音,你们一催,我就觉得自己特失败……” 我蹲在床边哭:“阿轩,妈错了,你慢慢想,想干啥妈都支持。” 他爸也进来闷声说:“儿子,爸太急了,以后咱好好说。” 儿子别过脸,肩膀抖着,没说话,可我知道,冰开始化了。 之后几天,家里气氛小心翼翼。儿子不再把自己锁在游戏里,会帮我择菜,和他爸修漏水龙头。他爸下班带招聘小报回来,说:“这个看看,感兴趣不?” 儿子会认真翻,偶尔说 “试试?” 有天晚上,儿子说:“想试试自媒体,拍点视频,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想折腾。” 他爸愣了愣:“行啊,爸支持。” 我赶紧接话:“妈给你当后勤!” 儿子笑了,回家这么久,第一次真心笑。 现在,儿子白天捣鼓拍摄设备、研究剪辑,晚上和我们分享趣事:“今天拍小狗视频,好多人点赞!” 他爸跟着乐,出主意:“下次拍咱小区老槐树,有故事!” 我看着他们,明白孩子成长不是按我们画的线走,而是允许他跌跌撞撞找路。我们催工作,怕他脱节,可真正的 “不脱节”,是让他保有对生活的热情。他爸说:“以前觉得工作就得坐办公室,现在想想,只要他愿意折腾,干啥不是工作?” 我深以为然。 这场冲突像道疤,却让家慢慢回温。儿子的自媒体账号有了起色,虽没赚到钱,但他每天有事儿忙,眼里又有了光。他教我用剪辑软件,说 “妈你也能当网红”;和他爸探讨脚本,说 “爸你这想法够复古,能成梗”。 我们不再提 “找工作” 的焦虑,而是说 “今天折腾啥了” 的期待。原来,孩子不是不想长大,是怕长大路上没理解的光。当催逼换成陪伴,“必须怎样” 换成 “试试这样”,家又成了温暖港湾。这场风波让我懂得,父母和子女的较量,是在碰撞里学会理解,真正的为你好,是看见挣扎、陪找出口,而非把人往墙上推。往后,愿我们在跌撞中,长成彼此理解的家人,让伤口变成照亮彼此的光。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我今天只有借助没有人认识我的头条来说一说昨天发生在我家的家丑。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7-08 19:23: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