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战争某天深夜,志愿军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一战士由于睡不着便跑出去巡逻。 那天夜里,老秃山上的风很大,战士们刚刚经历完一场恶战,全连一片沉寂。营地里一名战士悄悄爬起来,披上棉衣出了帐篷。他不是被叫醒的,也不是安排值岗,只是睡不着,想着多看一眼阵地外的动静,便替了一个兄弟的岗。 这名战士叫倪祥明。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没了爹娘,是姐姐带大的。后来家乡乱了,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兵。逃过几场死劫后,总算在解放那年脱了身。他悄悄跑到接管城防的解放军那儿报名,从此脱去旧军装,换上了新军服。 当上解放军后,倪祥明干啥都不吭声,谁安排啥就做啥。别人嫌冷他不怕,别人怕吃苦他抢着上。有一天连里讲入党的事,他听了半宿没睡,把那份入党申请书反复改了三遍,第二天一早就交了上去。排长说:“写得挺实在,先干着,组织会看着。” 他也没问批没批,转眼间,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火连天,敌机日夜轰炸。我军打着打着,撤了几座小山,最后退到了老秃山。这地方是个高点,一旦丢了,周围几个阵地都保不住。于是全军调兵,拼命守。 敌人不傻,知道强攻拿不下来,就改走夜路。那晚倪祥明站岗,忽然听到脚步声,随后几道黑影从前方山洼里慢慢逼近。他蹲下观察了一会儿,确认不是我军巡逻,立刻掏出手榴弹,拔了引线往最密集的地方扔去。一声巨响,敌人被炸得翻了窝。 枪声随即响起,营地里的战士们被惊动,纷纷冲向战位。美军发现偷袭失败,干脆明着打,一时间老秃山上火光冲天。战士们一边躲炮火一边反击,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此后的几天,敌人天天打,我军天天守。 第四天傍晚,一侧阵地发出求援信号,说敌人集中火力冲那边,顶不住了。连长一时脱不开身,刚想抽调人手,倪祥明已经端着枪冲了过去。他一到阵地,没等指挥,直接冲上前线,爬上石堆就朝敌人扫射。 子弹打光,他又换步枪,跟几名剩下的战士拼死守住前沿。敌人被打得往后退了一段,可很快看出阵地人手不足,重新压了上来。这时我军弹药紧张,战士一个接一个倒下,阵地眼看就要失守。 倪祥明低头看了看脚下,捡起几颗手榴弹,迅速扯开引线。他嘴里没喊口号,直接扑向冲上来的敌群。紧接着,一声震天爆炸,几名敌人被掀飞,倪祥明再没站起来。 天亮之后,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在焦黑的弹坑里找到他。他的身体被炸得不成样子,右手还紧紧握着那把未爆的手榴弹。那一战,阵地保住了,敌人没能越过老秃山一步。 战后,营里开了追悼会。连长念完悼词,政治处干部宣布倪祥明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证书是追认的,签发日期正是他牺牲的那天。后来部队评功,他被追授为“一级战斗英雄”。 他都抢着干,从不说一个不字。”有人又问:“是老兵么?”战友说:“不是,参军还没两年。” 这事后来被整理成材料,送回国内。有些老战士看了,叹了口气:“这娃,值了。”可更多人没说话,只把那份报告贴在墙上,早晚经过时多看一眼。 倪祥明,山东人,27岁,志愿军普通一兵。曾是壮丁,也曾是孤儿,最后成了一名烈士。他牺牲那天,山上正下雪,雪很厚,风也很大。他倒下的位置,后来种了一面小红旗,旗子插在那块炸得焦黑的石头边,几十年没换过。
1952年朝鲜战争某天深夜,志愿军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一战士由于睡不着便跑出去巡
十七仔
2025-07-09 20:58:28
0
阅读:265
小勺吃饭
先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