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古国,后脚蒙古国六月份出口额就大幅度下降,煤炭多次流拍。据报道,2025年6月,蒙古国共出口产品与原材料总额为6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信源:环球时报——史上首次!日本天皇访问蒙古国) 在全球目光聚焦于冲突与动荡之际,日本天皇德仁与皇后雅子却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程:对蒙古国进行为期八天的访问。这个时间点相当微妙,恰逢二战结束八十周年的节点,一切都透着不寻常。 日本官方称天皇此行是为“向违背意愿死在异国他乡的人”致敬并“反思他们的苦难”,理由冠冕堂皇。但行程中向乌兰巴托一座日军战俘纪念碑献花,暴露另一层心思。 此纪念碑于2001年苏联解体后应日本政府要求修建,六成资金来自日本右翼团体。碑文中将日本侵略者轻描淡写称为“战殁者”,模糊其加害者身份。这让人怀疑,天皇此行是真心反思还是另有盘算? 回看历史,二战时日本侵略者罪行累累,在中国、朝鲜半岛等亚洲国家烧杀抢掠,造成深重灾难。仅在中国,南京大屠杀致三十万同胞遇难,细菌战让无数家庭破碎,抗战期间军民伤亡超三千五百万,关东军还践踏过蒙古土地。 然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向来含糊其辞。如今,天皇在敏感时刻祭奠日军“战殁者”,却回避侵略灾难,这让曾遭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痛心。 当然,如果只把这次访问看作又一次的历史修正主义,那就想得太简单了。这背后,其实是日本一盘更大的地缘政治棋局。蒙古,这个被中俄两大邻国环抱的内陆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东北亚与中亚的枢纽,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近年来,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说白了,就是想在中国和俄罗斯周边织一张包围网,而蒙古就成了它眼中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 经济上,日本很精明,看中蒙古国储量惊人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蒙古已探明重稀土储量达120万吨,对长期依赖中国稀土的日本诱惑大。 去年6月,日蒙签署《稀土联合开发备忘录》,日本承诺帮蒙古建提炼厂,旨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另起炉灶,同时削弱中俄在蒙古矿产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 军事上,日本动作不小。去年5月,日本向蒙古提供1.2亿美元“军事互信基金”以换取俄军在蒙边境情报,这种交易值得警惕。 此外,日本与蒙古军队在离中国边境不远的地方进行“反恐联合演习”,军事渗透意图明显。日本试图借此扩大在蒙军事存在,一旦地区局势有变抢占战略先机,对中俄战略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可问题是,日本的这番“小算盘”,真能打响吗? 现实似在给出答案。有报道称,蒙古国宣布天皇来访后不久,今年6月其出口额明显下滑,同比降16.1%,煤炭等重要商品多次流拍。外界猜测,这或是相关决策的连锁反应。蒙古国能否从日本获足够好处弥补损失,仍是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地理格局是无法改变的。蒙古国八成的进出口贸易都得依靠中俄的铁路。这种天然的依赖性决定了,无论它想和谁合作,都绕不开中俄这两个邻居。 中俄两国迅速做出反应。俄罗斯积极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以能源合作拉近与蒙古关系;中国与蒙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根基深厚,已形成紧密战略伙伴关系。 总而言之,日本在蒙古的种种布局,不过是其“印太战略”的一次延伸和试探。但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现实面前,日本这些精心设计的“小算盘”,恐怕很难真正奏效。 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需要的是合作共赢,而不是制造分裂对抗。那么,看清了这一切,日本还会继续沉迷于它那套地缘战略的“小算盘”吗?
[中国赞]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
纸短情长啊
2025-07-09 22:56:00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