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巴掌扇醒北约和乌克兰,俄军宣布,经过483天战斗,俄军已经夺取恰索夫亚

纸短情长啊 2025-08-02 10:05:31

[太阳]一巴掌扇醒北约和乌克兰,俄军宣布,经过483天战斗,俄军已经夺取恰索夫亚尔要塞。这是整个俄乌战争,战斗时间第三长的战斗。 (信息来源:新华网——外媒:激战16个月后,俄军攻下乌东重镇) 7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攻克这座乌军坚守了近16个月的要塞。战前拥有一万多人口的城镇沦为废墟,而乌军眼中坚不可摧的核心阵地,瓦解速度堪比雪崩。苦守近一年半的堡垒,为何会被彻底打穿? 高层级的战略失误,早已为这场灾难埋下了伏笔。为了增援所谓的库尔斯克攻势,瑟尔斯基在战前从恰索夫亚尔这条关键防线上,硬是抽走了整整三个机械化旅,制造了一个致命的防守缺口。 乌军指挥链断裂的同时,俄军却上演了一场颠覆传统城市战概念的教科书式攻击。他们打出的是一套立体战术。地面部队和空军协同作战,T-90M主战坦克硬扛着乌军的反坦克火力,“柳叶刀”巡飞弹组成的无人机群对准暴露出来的乌军火力点。 然而,真正把乌军推入绝境的,是俄军部署在前线的“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它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不仅切断了乌军赖以为生的“星链”通信,还让他们的无人机导航信号彻底失灵。 俄军的战术成功,也反衬出乌克兰整个防御体系的崩塌。 这种崩塌首先是后勤上的。恰索夫亚尔作为顿巴斯的后勤枢纽,自身的补给线其实早在开战前三个月就被俄军切断了。前线士兵每天的补给只有区区三发迫击炮弹。可他们的对手,俄军的炮弹消耗量是他们的五倍。 就在前线忍饥挨饿的时候,顿涅茨克方向的乌军后方司令部里,还囤着价值2.3亿美元的西方援助物资,这些物资被俄军悉数缴获。 随之破灭的,还有西方军援的“神话”。乌克兰确实收到了总价超过320亿美元的各色装备,但它们在复杂战场上的表现却不怎么样。 恰索夫亚尔的易手,彻底改变了顿巴斯战场的战略天平。 美国地缘政治分析家布莱恩·伯莱蒂奇指出,这座城市曾是乌克兰拱卫巴赫穆特、同时卡住俄军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这两大最后堡垒的咽喉。它的失陷,让乌克兰在顿巴斯丢掉了关键的战略纵深。 如今从顿涅茨克到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铁路线已完全暴露在俄军炮火之下。军事专家预测,俄军最快只需三天,就能把S-400防空系统部署到恰索夫亚尔的高地,到那时,整个顿巴斯地区的乌军机场和后勤中心都将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这座城镇的陷落,也标志着乌克兰苦心经营十年的顿巴斯防线走向终结。它不仅是一场战役的胜负,更可能成为全球军事变革的一个分水岭。俄军展现的这套“无人机加电子战”的体系化打法,正在重新定义现代战争的规则。 对乌克兰而言,失去战略主动权后,他们或许将被迫全线收缩到第聂伯河以西。而在兵源枯竭和西方援助减弱的双重压力下,未来谈判桌上的筹码也将越来越少。 恰索夫亚尔的结局提醒他人在今天的战场上,胜利不再是先进武器的简单堆砌,而是取决于指挥、后勤、战术创新和战略韧性构成的完整作战体系。 当战争的迷雾散去,我们逐渐看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越来越多地转向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

0 阅读:69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