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变天了。7月6日,共产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认定1965年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个错误。 俄乌冲突打了快三年半,乌克兰被炸成了废墟,俄罗斯日子也不好过——西方制裁越来越严格,外汇被冻结、卢布贬值、能源市场严重缩水,国内经济像坐过山车。战场上的胶着状态,以及平均每天牺牲5000人的阵亡速度,更是让无数俄罗斯家庭陷入悲痛。 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许多俄罗斯人开始怀念起苏联,怀念那个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超级大国。 就在这节骨眼上,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突然通过了一项决议:正式认定1965年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个错误,明摆着为斯大林正名! 要知道,赫鲁晓夫当年那篇《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可是把斯大林从神坛上拉下来的“核武器”。他不仅把斯大林骂成“暴君”、“刽子手”,还让人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里拖出来挫骨扬灰,全国上下拆雕像、改地名,连《斯大林文集》都烧了个精光。 这一套操作下来,苏联老百姓的信仰直接裂开了,后来戈尔巴乔夫搞“新思维”,再加上国内经济问题严峻,苏联就这么解体了。可现在,俄共突然翻旧账,说赫鲁晓夫当年错了,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民众对此反而出乎意料的支持。列瓦达中心的数据显示,2025年有57%的俄罗斯人觉得斯大林是“带领苏联走向强大的英明领袖”,比四年前整整涨了10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就连莫斯科市中心的地铁站都把斯大林的浮雕重新竖起来了,伏尔加格勒机场也改成了“斯大林格勒机场”——这名字可是当年血战纳粹的勋章啊,老兵们联名请愿,普京亲自签的字。 俄共这步棋,其实是看准了老百姓心里那点念想。俄乌冲突打成持久战,俄罗斯经济被制裁得够呛:2022年GDP缩水2.1%,2023年又跌了3.4%,2024年才勉强涨了0.7%。虽说2025年一季度失业率降到了2.3%,但通胀率还在9.6%晃荡,面包价格比战前贵了一倍。 老百姓日子不好过,难免怀念苏联时代的铁饭碗——那时候虽说物资不富裕,但至少不会饿肚子,国家还能跟美国掰手腕。 而斯大林作为苏联工业化和卫国战争的象征,正好成了情绪的出口。您想想,俄乌战场上那些小伙子,说不定爷爷辈儿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扛过枪的,这名字一改,士气都跟着涨了三分。 不过俄共这么干,可不只是为了怀旧。作为国家杜马第二大党,俄共得给自己找存在感。现在普京的支持率稳稳当当,俄共得想办法拉拢中下层选民。平反斯大林这事儿,既能讨好左翼群众,又能借着“恢复历史公正”的旗号,把自己包装成民族精神的守护者,简直是双赢。 克里姆林宫的态度就有意思了。普京一边批准机场更名,一边强调“斯大林格勒代表的是胜利,不是意识形态”。这叫什么?这叫“去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智慧。把斯大林符号从社会主义标签里剥离出来,变成纯粹的爱国主义图腾,既能安抚民众情绪,又不会刺激西方。 尤其是教育部的教科书里,斯大林被写成“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重点突出他搞工业化和打赢二战的功劳,至于大清洗那些事儿,就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操作,高! 俄共这步棋,其实是在玩一场“历史叙事重构”的游戏。他们把赫鲁晓夫的批判说成是苏联解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把平反斯大林包装成“恢复历史公正”的必然选择。但老百姓心里门儿清:当年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确实有个人恩怨——他儿子被斯大林处决,这口气憋了几十年。可现在俄共平反斯大林,难道就没有政治算计? 这场关于斯大林评价的世纪论战,远没有结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历史变成政治工具,当记忆成为凝聚人心的武器,斯大林的幽灵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他会一直游荡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游荡在教科书里,游荡在老百姓的茶余饭后,提醒着这个国家曾经的辉煌与苦难。 而俄共的这步棋,究竟是妙手还是臭棋,只能交给时间来评判了。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俄罗斯要变天了。7月6日,共产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认定1965年赫鲁晓夫全盘否定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7-10 02:51:59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