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吸热”能力一如既往的强劲十足,从路试阶段到发布会,不需要官方做过多宣传,网络自媒体闻风而动,主动出击,在这里,我想多数车企不得不羡慕一下小米自带“流量”的超强属性。 外观设计。你说它像保时捷也好,法拉利也罢。有几个人真正觉得开一台小米很掉价?反而实车感觉很好,主要还是在于有模仿的成分,也有自己的设计,外观造型很有质感,能听进网友的建议。 内饰设计。小米的设计不是设计师觉得应该需要什么才去设计什么,而是考虑一个真正的车主在车里需要什么才去设计什么。比如SU7的手机支架,YU7独特的抬头显示。会给人一种认同感,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说明小米更懂用户。 价格优势。一杆子买卖总是不长久的,定价确实是一门学问,建议向小米学习,向雷总学习,不要总把这些当成什么营销手段。 之所以不提小米YU7参数之类的数据,网上随处可见,说了像水字数,真正懂的不需要多说。最后多说一句,不要觉得卖的好,它就一定且必须是完美的车子,这个论述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最近网上已经开始有人在带节奏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