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为啥是三尺?其实下半句才是经典,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老话很多人听过,意思是说人头顶三尺高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着。这话是提醒人做事要凭良心,别以为没人知道就做坏事。但你可能想问:为啥偏偏是三尺?不是五尺或八尺? 其实古人说的“三尺”是个大概的说法,代表很近的距离。古代一尺比现在短,三尺大概就是人抬头就能感觉到的位置,意思是神明离人很近,随时在观察人的行为。 这句老话背后还有更深的意思。它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半句才是关键,不怕别人知道,就怕自己心里过不去。 这个道理,古代清官叶存仁就用行动证明了。他离任时,下属夜里偷偷送礼,觉得没人看见。叶存仁却拒绝了,还写诗说:“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意思是:各位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不能收。我不怕你们说出去,我怕的是自己良心不安。 再往前推,东汉的杨震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有人深夜送他金子,说“夜深人静没人知道”。杨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他守住的不是金子,是自己心里的底线。 古人用“三尺神明”这个说法,其实是想告诉大家:真正的约束不在外面,而在人心里。神明不是神仙,而是人的良知。道教讲头顶有星君记录善恶,身体里有“三尸神”定期“打小报告”,灶王爷连剩饭都记账。这些说法听着像神话,实际是古人用形象的方式,说明人做了什么事,自己心里最清楚。 今天生活里,这个道理照样管用。比如你在便利店买咖啡,扫码没成功,店员也没发现。你是默默补钱,还是当没看见?开车过积水,路边有行人,你是慢点开,还是加速溅人一身水? 这些小事没人监督,全凭自己选择。青岛有个小女孩坐公交没带钱,司机帮她付了一元。第二天她不仅还了钱,还在站台贴了张“欠条”,写着“给需要的人”。这不是做样子,是她心里那个“神明”在提醒她守信。 安徽一位卖卤味的老板,发现卤鸭变质,连夜敲开二十多家顾客的门换货。当晚,他家旧招牌掉下来,正好砸在他平时站的位置。有人说这是“老天保佑”,其实是他自己先守住了良心。 法律管的是大是大非,但生活里更多事靠自觉。摄像头能拍到你闯红灯,却拍不到你捡到手机还不还;能拍到偷东西,却拍不到你占小便宜后的心虚。真正让社会运转的,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人心里那条底线。
唐朝诗人刘长卿患有阴重之疾,就是“疝气”,于是常年用布袋托起下体,以便减轻点痛苦
【29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