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博主回怼印度主持人 ! 印度主持人称:印度GDP已经突破4万亿美元,是个大国,中国应该给予更多尊重。 中国学者高志凯直接回怼表示:你们这GDP数据,国际上没几个国家认!外国机构算出来,印度GDP可能只有1万亿美元,跟日本差不多。 更狠的是,高博士还补刀:印度如今最广为人知的特点就是"骗",无论是GDP数据造假、军事冲突中的虚张声势,还是对普通民众的欺诈行为都普遍存在。 近年来印度经济表现亮眼,莫迪政府高调推进“印度崛起”战略,明确提出2030年超越德日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目标。 然而,国际研究机构与经济学家对印度官方GDP数据存疑,这一情况源于2015年印度启用GDP核算新方法。 虽按联合国标准将牛粪等有机肥料、贫民窟棚户虚拟租金计入经济总量,符合国际规范,但数据合理性仍遭专业界持续质疑。 更关键的是,印度宣称的经济增速与电力消耗、铁路货运等实体指标明显脱节,官方数据显示年增长7%,但同期用电量仅增4%,铁路货运量甚至出现下滑。 这种数据矛盾类似某人声称工资翻倍却未见生活改善,引发对统计真实性的疑虑,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等专家估算印度GDP可能被高估约2个百分点,部分机构推测其真实GDP或仅为官方数据的一半。 说白了,GDP就是国际地位的"面子",印度一直想当"世界大国",而GDP是最直接的证明,莫迪政府需要靠漂亮的经济数据吸引外资、提升国际话语权,甚至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印度人均GDP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贫困人口规模超过整个欧洲。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地区缺乏像样的公路网络。其制造业仅占GDP的14%,远低于中国的28%,甚至手机和汽车零部件等基础产品都依赖大量进口。高志凯提出的质疑是有依据的——若GDP增长无法切实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单纯追求数字高低并无实际意义。 中印之间的争论看似围绕GDP数据的真实性,实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中国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其GDP增长体现在实体工程如道路、高铁和工厂上,而印度则主要依靠服务业(如IT外包)和国内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更多表现为虚拟经济活动。 印度想证明自己和中国一样强,但现实是,中国的GDP是靠世界工厂的硬实力堆出来的,而印度的GDP里,有多少是"统计魔法"变出来的? 印度追求大国地位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强国不能只看GDP数字,关键要看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若仍有数亿人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再漂亮的经济数据也缺乏说服力。 经济结构同样重要,仅依赖IT外包和农业难以支撑强国梦想,必须发展坚实的制造业根基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大国地位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国际贡献来证明,无论是参与全球治理、推动科技进步还是应对气候变化,都需要拿出实际行动而非空谈抱负。 印度有潜力,但需要踏踏实实发展,而不是沉迷于"数字游戏",中国也一样,GDP世界第二不代表没问题,贫富差距、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都是挑战。 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嘴上争来的,而是靠实力赢来的, 中印作为亚洲两大文明古国,与其互相较劲,不如想想怎么合作,让亚洲真正崛起。
中方这次没惯着印度,这一下令新德里急电子业濒临崩盘!《印度时报》7月6日报道,印
【6评论】【6点赞】
海阔天空
高博士您把阿三的脸打肿了
人在旅途
印度GDP可能只有1万亿美元,跟日本差不多,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