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买通中国“内鬼”,走私大批宝贵稀土?中方这次动真格了! 据路透社报道称:美西方找到了一条走私通道,可以经由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第三国,大量向美国走私中国出口管制的稀土产品。 报道披露,美国为了绕过中国的出口限制,可谓绞尽脑汁,他们把中国稀土的产地标签换成其他国家,把大批量货物拆成小包裹,甚至把稀土伪装成铁制品、锌制品甚至艺术品,这些手法活脱脱就是现实版的"走私三十六计"。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约35%,却长期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市场,这种不平衡源于过去几十年的低价出口策略,以2022年为例,中国稀土出口均价仅为每吨3.2万美元,而经过国外精加工后的产品售价可达每吨20万美元以上。 2023年中国将24项稀土技术纳入《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并对镓、锗等关键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旨在提升稀土资源的附加值,推动国内高端制造业发展,目前中国稀土永磁材料全球产量占比已达90%,正逐步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中国正在通过多种手段打击出口管制领域的违规行为,2020年12月起实施的新版《出口管制法》将违法出口管制物项的罚款上限提高到货值金额的20倍,例如2023年广东某企业因违规出口稀土被处以1.2亿元的罚没款。 为加强监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发的"稀土指纹"技术能够通过分析钕、铕等同位素比例来精准识别稀土产地,准确率超过99%,该技术已在多个海关试点。 在国际合作方面,2023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稀土等战略物资的贸易溯源机制,同年11月中泰海关联合侦破一起涉案5亿元的稀土走私案,查获非法出口稀土200余吨。 这场稀土暗战表面上是贸易纠纷,实际上是科技主导权的争夺,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美国80%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这种依赖性让美国陷入两难——既要对中国实施高科技封锁,又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 中国管控稀土出口不仅涉及经济利益,也是保护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举措,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21万吨,比2022年增加25%,但出口配额却减少了15%,这体现了"内需优先"的政策调整。 这件事给我们三个重要启示: 第一,关键资源就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管控稀土出口不是"破坏自由贸易",而是对长期低价出口模式的纠偏,就像OPEC控制石油产量一样,资源国理应享有定价权。 第二,全球化供应链存在脆弱性,美国在稀土问题上暴露出的供应链风险警示我们,过度依赖单一来源存在风险,中国也需要在粮食、芯片等领域加强自主可控能力。 第三,技术创新才是根本出路,目前中国稀土回收利用率不足10%,而日本已达30%以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替代材料,才是破解资源困局的终极方案。 未来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美国会加快重启本土稀土开采(比如加州芒廷帕斯矿),稀土回收技术可能突破,中国可能从单纯管控转向控制整个产业链,无论如何稀土竞争都会继续,而中国目前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欧盟:“中国必须在30天内取消稀土管制,”否则访华计划将取消!6月25日,欧盟驻
【1评论】【1点赞】
庐山
严厉打击走私稀土矿,为主要武装力量加油加将金
用户16xxx92
罚款无用,把企业负责人抓起来了坐牢。
用户17xxx59
打击走私,不能靠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