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82岁刘昭妃病逝,崇祯嚎啕大哭,他失去了精神依靠。刘昭妃一生没啥耀眼,却能理解崇祯,给崇祯支撑下去的动力。 刘昭妃,万历皇帝的妃子,是崇祯皇帝奶奶辈人物,虽说她不是崇祯皇帝的奶奶,却能给崇祯带来温暖。 刘昭妃一生都得不到万历宠爱,婚后生活42年,直到万历皇帝病逝刘昭妃都没生育子嗣。 崇祯,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没了母亲,是刘昭妃把他抚养长大,给了崇祯家庭的感觉。 刘昭妃、崇祯关系非常好。万历年间,刘昭妃得不到恩宠,崇祯当了皇帝,则让她居住在慈宁宫,掌管太后印玺。 爷爷万历不上朝几十年,明朝乌烟瘴气,明光宗、明天启又没励精图治。到了崇祯继位,明朝已经日落西山,积重难返。 崇祯当了皇帝,明朝内忧外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崇祯焦头烂额,日以继夜的工作,却依然不忘记给刘昭妃请安,找她诉说内心的苦闷。 《明史》中有一段记载,讲述了崇祯去给刘昭妃请安。崇祯很痛苦,内心相当压抑,刘昭妃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很同情崇祯。 一天,崇祯去给刘昭妃请安,想诉说内心的苦闷。不巧的是,刘昭妃正在午休,还没睡醒。 崇祯不想打扰到刘昭妃,但他也不回去,崇祯决定等刘昭妃起来,便让随身太监去找来一张椅子,让自己坐下来。 日以继夜的工作,崇祯已经十分疲惫,他本想坐一会儿,却不知不觉睡着了,进入梦乡。 过了很久,刘昭妃睡醒了。得知崇祯来请安,刘昭妃穿好衣服,梳妆打扮,然后走出寝室。 看到刘昭妃出来,太监想叫醒崇祯,刘昭妃却阻止了他,希望能让崇祯睡个好觉。为此,刘昭妃还让人找来一件外衣,亲自披在崇祯身上。 崇祯睡得很香,打着呼噜,刘昭妃就在旁边一直陪着伴。此情此景,与当年刘昭妃照顾年幼的崇祯何其相似,奶奶照顾孙子。 过了半个小时,崇祯终于醒了,他急忙整理衣冠,向刘昭妃道歉,说自己矢礼了。 史载:“顷之,帝觉,摄衣冠起谢曰:神祖时海内少事;今苦多难,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 啥意思呢?崇祯说,爷爷在位48年,天下没有什么大事,大明江山稳如泰山。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自己夜以继日的工作,连续两个晚上没有休息,都在忙着批阅公文,以致睡着了。 连续2个晚上没睡觉,一直忙着处理政务,此等工作强度,即便是朱元璋、雍正都做不到。只能说崇祯太拼了,为了大明江山,崇祯豁出去了。 刘昭妃哭了,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崇祯是个苦命的皇子,也是苦命的皇帝。少年就没了母亲,父亲又不被万历待见,如今还要接管烂摊子,多么的无奈。 崇祯工作很累,早已疲惫不堪,恨不得睡个三天三夜,却依然来请安。只能说,刘昭妃对他而言太重要了,刘昭妃能理解崇祯,崇祯也愿意对她说心里话。 1642年,刘昭妃病逝,享年82岁。崇祯嚎啕大哭,最理解他的人离开了人世,再也没人能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这一年,松锦之战惨败,洪承畴投降,大明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李自成纵横中原,孙传庭的秦军又没训练好,且极度缺乏粮食,大明危在旦夕。 1644年,李自成攻克京师,崇祯自缢而死,结束了明朝。刘昭妃死于明朝灭亡之前,对她而言也是一种幸运,她相信崇祯能中兴,而不是找歪脖子树。 崇祯、刘昭妃没有血缘关系,却是最亲的人。崇祯是个孝顺的皇帝,也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可惜能力与手腕不行,终究无法力挽狂澜。
崇祯即位之初,下旨让朝臣们为天启皇帝起庙号。。大臣拟“僖宗”,崇祯认为不妥: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