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封禁了很多大陆作家的书,连金庸也受到牵连

历史客栈 2025-07-11 17:00:43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感觉在大陆时期思想太过自由,导致他失去了大陆,就开始在台湾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戒严,很多书都不让卖。

首当其冲的,就是马列主义的书,因为国民党就是败给了共产党,自然是谈虎色变,所有关于共产主义的书,一律不准卖,一旦发现,轻则坐牢,重则枪毙!

然后,所有留在大陆的作家,也都不允许卖他们的书。

在1949年,蒋介石曾经专门派人列了一个名单,想把大多数著名的文化界名人都一起带去台湾,但是,最后跟着他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选择留在了大陆,这无疑让蒋介石非常尴尬,他本来就心眼儿小,就干脆把留在大陆的作家都列上了黑名单,一律不准卖他们的书。

台湾本地的作家,也要经过严格审查,只要不符合国民党当局的要求,就不能卖,比如大名鼎鼎的李敖,每100本书里面至少有96本被禁,李敖没办法,只好把书的封面换成带颜色的图片,放在地摊上卖,结果,卖得比真正的颜色小说还好。

甚至连香港的一些作家,只要跟大陆有任何瓜葛,也都会被禁,比如金庸大师,本来他的武侠小说在台湾很受欢迎,但是,因为写了一本《射雕英雄传》,也被禁了。

为什么呢?审查人员说了:毛主席写过一首词《沁园春·雪》,里面有一句“只识弯弓射大雕”,你写《射雕英雄传》,肯定就是受了毛主席的启发。

这样的理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那怎么办呢?出版社就跟金庸商量,把书名改成《大漠英雄传》,作者也用一个化名,这才得以在台湾出版。

出版社有了这个经验,就开始对大陆的作家也采用这种办法,比如鲁迅改成“鲁肃”,或是“鱼日”,就是把“鲁”字上下分开;把茅盾改成“自乡”,因为“自相矛盾”嘛;把老舍改成“老人舌”,就是把“舍”字上下分开;还有巴金,改成“巴克”,因为巴金这个笔名取自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出版社就把“金”改成了“克”。

有时候,出版社进的书太多,来不及改名字,就干脆叫“佚名”。

一开始,读者可能看得莫名其妙,还以为是哪个新作家,但很快就找到了规律,专门挑这种作者名字怪的书买。

其实,书这种东西,你越禁,反而越能引起大家想看的欲望,所以,老蒋戒严的那些年,恰恰就是大陆的书在台湾卖得最好的时候,等后来放开了,反而没有多少人想看了。

0 阅读:37
历史客栈

历史客栈

《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