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真是高明,不服不行!原来今天的渤海能完全属于中国,没有一艘外船胆敢驶入,完全是因为毛主席当年说的这句话…… 清朝后期,西方列强仗着船坚炮利,把中国沿海当自己家后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军舰直接开到中国的内海,渤海、黄海这些地方,压根儿没把中国主权当回事。 那时候,中国连自己的海都守不住,首都北京离渤海又那么近,安全隐患大得吓人。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国力还弱,海上力量更是没法跟人家比,外国船照样在咱们海域晃荡,耀武扬威。可毛主席不干了,他要彻底改了这局面。 1958年是个关键年份。那时候国际上关于领海宽度还没个统一说法,有的国家主张3海里,有的主张6海里,反正乱七八糟。 毛主席却直接拍板:中国领海定12海里! 12海里差不多是22公里,因为渤海最宽的地方也就300多公里,平均宽度才100多公里,东西两边一划拉,整个渤海就全成中国内海了。 外国船想进来没门,除非经过中国同意,不然就是侵犯主权。 这一步棋,直接把渤海牢牢攥在了手里。而且这12海里还不只是保渤海。 渤海离北京太近了,首都安全直接靠它护着。毛主席心里清楚得很,海上防线不稳,国家就得提心吊胆。定下12海里,不光是地理上的划线,更是战略上的大手笔,把中国海疆的主动权拿了回来。 这12海里的意义可不小。先说渤海本身,它成了中国的“内湖”,外国军舰想进来,得掂量掂量后果。这不仅保住了国家安全,还让沿海经济有了发展的底气。 渤海沿岸有天津、青岛这些大港口,资源也丰富,毛主席这一手等于给后来的发展铺了路。 再往大了说,这决策还影响了国际海洋法。那时候联合国还没正式定《海洋法公约》,毛主席定的12海里其实是开了个先河。 后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来,正式把领海宽度定为12海里,跟中国当年的标准一模一样。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巧合吗?未必。 毛主席这步棋走得早,走得准,等于在国际舞台上给中国争了个主动,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对主权的态度。 现在回头看,毛主席当年的决策效果太明显了。今天的渤海,外国船敢随便进来吗?不敢!中国海军实力今非昔比,海岸警卫队也盯着,谁敢在这撒野?可这基础是谁打下的?还得说是毛主席。 12海里这条线,不光是地理边界,更是主权底线。现在渤海周边的油气田、渔业资源,全都在中国手里,这不就是当年那句话带来的结果吗?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中国强大了,外国船不敢来跟实力有关,跟毛主席有啥关系?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别忘了,实力是慢慢攒起来的,而毛主席那时候国力还弱,却敢定下12海里,把渤海护住了。这不光是胆量,更是智慧。没有当年的底子,哪有今天的稳当?
毛主席真是高明,不服不行!原来今天的渤海能完全属于中国,没有一艘外船胆敢驶入,完
魔法秘尘
2025-07-11 21:41:3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