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国驻扎在南薰礁的11名战士突然失联,直到后续介入调查后,发现11名战士6人死亡,5人失踪,但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其他的信息一概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在那那年深秋的南海,一座名叫南薰礁的的小岛,以最惨烈的方式刻进了中国军事史,11名守礁战士,6人陈尸高脚屋,5人凭空消失,唯一线索是礁盘浅海里几支锈迹斑斑的步枪。
没有入侵痕迹,没有敌人踪迹,只有咸腥海风裹着血腥味,卷走了一场无人见证的真相。
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点从古至今都没变过。可到了20世纪70年代,周围的邻国开始眼红这片海域,各种小动作不断,想通过实际控制抢占主权。
直到1988年,中国跟越南在赤瓜礁打了一仗,海军硬是拿回了几个岛礁,南薰礁就是其中一个。
南薰礁小得像一粒被海浪反复吞吐的沙涨,潮时,礁盘几乎完全没入水下退,潮后,裸露的岩礁不足两个足球场大。
这里地处南海腹地,被越南控制的鸿庥岛、景宏岛、大现礁三面合围,最近的越军驻地仅隔5海里,望远镜里能看清对方旗语。
在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战后,中国海军在南沙七座礁盘插上旗帜,南薰礁是其中最孤悬的一颗钉子。
当守礁战士挤在钢管搭建的简易高脚屋里,淡水和补给全靠每月一次的运输船。
在这里台风是常客,10级风浪卷着25米高的水墙砸向屋顶,钢铁支架在风暴中呻吟如垂死巨兽。
12名战士轮班值守,用老式电台与大陆保持联系。礁长张效忠是他们的主心骨,这位28岁的中尉总在台风夜守在电台旁,记录着每一句平安无事。
但是到了1990年11月7日,南沙指挥部电台里传出焦灼的电流杂音。连续三天,南薰礁的例行通讯彻底中断。
起初以为是台风损坏设备,但气象记录显示那几日风平浪静。这时候才惊觉会不会是出事了,于是一艘巡逻艇破浪赶往现场,官兵持枪登礁时,高脚屋的死寂让所有人汗毛倒竖。
推开门,浓重的铁锈味扑面而来,那不是锈,是凝结发黑的血。六具遗体横陈屋内,两人脖颈青紫,指痕深陷皮肉,四人胸腹绽开弹孔,身下血泊板结成暗红硬壳。
而墙壁布满蜂窝状弹洞,一部砸烂的电台溅满脑浆,操作员李明的手指还紧扣着发报键。
更诡异的是失踪者,包括礁长张效忠在内的五人连同救生艇消失无踪,仅留下卡在珊瑚缝里的几支步枪,和一副碎裂的眼镜,镜片上刻着张效忠的名字。
之后调查组在弹壳与血迹中掘地三尺,却挖出一个更深的黑洞,所有子弹均出自我军制式步枪,凶器正是失踪战士的配枪。
而现场无外部入侵痕迹。高脚屋门窗完好,礁盘周边未发现陌生脚印或船只锚链。
那些失踪者私人物品原封未动,救生艇却不见踪影,仿佛五人乘船驶入虚空。
军方将线索拼成三张可能的拼图,每张都缺了关键一角。
首先就是越南偷袭论,当时赤瓜礁战败后,越军有报复动机,5海里外的鸿庥岛驻有百名越军。但现场无越军物品,越南官方也从未宣扬此次战果。
再就是内部冲突论,长期孤岛生活可能引发心理崩溃。有传言称死者多江西籍,失踪者多湖南籍,疑似地域矛盾激化。但幸存战友坚称守军情同兄弟。
最后就是海盗袭击论南海海盗偶有出没,但袭击军事哨所无异自杀,且现场财物分文未少。
但这些终究只是推断而已,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之后这事件被永久封存唯余两缕余音在岁月里颤动,6名确认死亡的战士被追授烈士,骨灰还乡时,家乡父老披麻戴孝百里相迎。
而5名失踪者的家属在漫长等待中耗尽青春,2008年,失踪战士周志衡的弟弟周凯公开呼吁追认兄长烈士身份,换来的仍是沉默。
之后的南薰礁却因此蜕变,混凝土营房取代高脚屋,雷达站与码头拔地而起,礁盘经填海扩大数倍。
如今官兵站在信号满格的5G基站下巡逻,浪涛声里依稀回荡着33年前的电波盲音。
南沙的波涛吞没了11个年轻的生命,却未能淹没礁盘上那行用血刻写的忠诚。
今天的南薰礁已成不沉航母,而那座镶着11个名字的纪念碑,始终面朝深蓝,既是诘问,也是答案。 如今,随着我国填岛面积的扩大,南熏礁的防守力量有了极大的增强,再也不会出现曾经的悲剧了。
用户14xxx53
越南或者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