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说:“毛、刘、周、朱、陈、林、邓,除了毛主席的后六位,还有各位老帅等其他人

天地菜男 2025-07-12 12:18:06

叶剑英说:“毛、刘、周、朱、陈、林、邓,除了毛主席的后六位,还有各位老帅等其他人,我叶剑英也算一个,从一定意义上讲,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让我们从心底佩服一个人不容易。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大家逐渐认识了毛主席。别人也都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毛主席,把我们这些人拢起来,干成了建立新中国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这件大事情。”[666] 叶剑英本人懂军事、会搞情报、还精通诗词,在党内威望极高。像他这样的开国元帅,个个都有真本事,凭什么偏偏服毛泽东? 1935年那个生死关头,红军从8.6万人锐减到3万,前有川军堵截,后有薛岳追兵。当时博古、李德主张死磕到底,但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转战贵州的策略。 别人看到的是绝境,毛主席看到的是出路。这一招不仅让红军跳出包围圈,还在茅台镇缴获了大量白酒,解决了伤员消毒的燃眉之急。 1927年上井冈山前,他花32天走遍湖南五县,写出了那份改变中国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种“脚底板下出政策”的作风,让他在瑞金时期就摸索出“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改方案。 农民们都说毛委员比算命先生还灵,句句说到心坎上。当时参加红军是要掉脑袋的,为什么苏区老百姓还抢着报名?就是因为毛泽东真的懂他们在想什么。 到了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更加凸显,食堂账单显示中央领导的伙食标准低得惊人,有一次想给熬夜写稿的毛泽东弄个鸡蛋羹,结果被他拍桌子制止:“前线的战士连炒面都吃不上!” 这种以身作则的感召力有多强?当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天安门城楼上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帅们,个个热泪盈眶。 为什么“泥腿子”能打赢“正规军”?毛主席把支部建在连上,每个炊事员都知道为谁打仗。淮海战役时几百万民工推着小车送粮,这种凝聚力不是军校能教出来的。 主席为搞工业化建设,连续40天召集34个部委汇报,问的问题比专家还专业。 钱学森等顶尖科学家都感叹,毛泽东虽然没学过现代科学,但他提的问题总能抓住要害。这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创造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等重大理论突破。 毛泽东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不省油的灯”心服口服,靠的不是权威和威严,而是他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组合:既有战略家的远见,又有实干家的作风;既能深入群众,又能统揽全局;既保持理论清醒,又始终脚踏实地。 回头看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无声诉说着一个道理:历史选择毛泽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正是这种将战略智慧、群众情怀和人格魅力融为一体的非凡能力,才能把一群个性鲜明的革命家凝聚起来,共同创造出开天辟地的伟业。 信源: 《人民日报》 《李银桥回忆录》 《西柏坡档案》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天地菜男

天地菜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