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手下大将降清者多否? 先说吴三桂病逝后,为何其孙吴世璠继位?

彭丽说 2025-07-12 16:34:09

吴三桂手下大将降清者多否? 先说吴三桂病逝后,为何其孙吴世璠继位? 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早年作为清廷牵制吴三桂的筹码,长期留居北京,娶皇太极之女建宁公主,实为清廷人质。 1673年吴三桂举兵反清后,清廷于1674年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吴三桂嫡孙)处死,以此震慑吴军。 当时吴三桂的嫡亲男性后代中,仅吴应熊的另一子吴世璠(时年约12岁)随吴军在云南,是吴氏家族中最年长的嫡脉继承人。 按古代宗法制度,“父死子继、孙承祖业”为正统,吴应熊死后,吴世璠作为嫡长孙,是法理上唯一合法的继承人。 同时,吴三桂病逝时(1678年),吴军已陷入颓势,核心将领为凝聚军心、维系“大周”政权的合法性,需拥立一位吴氏宗亲作为象征,年幼的吴世璠成为必然选择,最终于1678年继位,改元“洪化”。 1673年,吴三桂以“兴明讨虏”为名在云南举兵反清,“三藩之乱”爆发。 初期吴军势如破竹,1674年占据云南、贵州全境,攻入湖南,占领长沙、岳州等重镇, 同年四川提督郑蛟麟、广西将军孙延龄等响应,四川、广西纳入吴军控制。 陕西提督王辅臣一度叛清附吴,西线局势震动。至1675年,吴军势力范围涵盖云、贵、湘、川、桂及陕南、赣西等地,形成与清廷对峙的局面。 但1676年起,局势逆转,清廷调集重兵反击,康熙帝以岳乐攻湖南、图海平陕西,王辅臣降清,西线瓦解,福建耿精忠、广东尚之信先后降清,吴三桂陷入孤立。 1677年,清军收复江西、广西大部,湖南成为主战场,吴军固守岳州、长沙等城,陷入被动。 1678年,吴三桂为振奋军心,重整旗鼓,在湖南衡州称帝,建国号“周”,改元“昭武”,但此时其已重病缠身,同年八月病逝,全军士气崩塌。 吴军遂放弃衡州,退守贵州、云南,吴世璠继位后,局势进一步恶化,至1681年昆明陷落,“三藩之乱”平定。 吴三桂麾下的大将们 马宝 马宝为吴三桂心腹,早年随其降清,反清后成为吴军头号战将,以勇猛善战著称。他长期转战湖南,1674年率军攻克岳州,后镇守衡州,多次击退清军进攻,1678年吴三桂称帝后,马宝负责护卫衡州核心区域。 吴三桂病逝后,他随吴军退守贵州、云南,1680年在贵阳、遵义等地与清军激战,1681年昆明被围时,率残部试图突围,最终兵败被俘,押至北京凌迟处死。 马宝始终忠于吴氏,至死未降。 夏国相 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参与反清全程,为核心决策层成员。 1674年起镇守湖南岳州,此地为吴军阻挡清军南下的关键,他在此与清军相持数年, 1678年后调任云南,负责镇守昆明外围防线。吴三桂病逝后,夏国相力主拥立吴世璠,并率军在贵州、云南抵抗清军。 1681年清军围攻昆明,他坚守孤城,城破后突围至云南嵩明,自缢身亡。 作为亲属,夏国相对吴氏忠诚不二,最终殉节。 胡国柱 胡国柱(一说为吴三桂义子,另一说为女婿)是吴军核心将领,长期镇守湖南长沙,为湖南防线支柱。 1675年清军围攻长沙,他率军死守,多次击退岳乐部进攻,1678年吴三桂称帝后,调任衡州协防。 吴三桂病逝后,他随吴军退守贵州,1680年在贵阳战败后退往云南,负责镇守昆明西门。 1681年昆明陷落前,胡国柱率残部突围至云南云龙州,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始终未降。 王屏藩 王屏藩为吴三桂旧部,以沉稳善守闻名,主要负责西线战场。 1674年随吴军入川,攻克汉中、广元等地,后镇守四川,控制入川要道,多次击退清军对四川的进攻,是吴军西线的“屏障”。 1678年清廷以图海、赵良栋攻四川,王屏藩在汉中、保宁(今四川阆中)与清军激战,1680年保宁失守,他率残部突围,最终在松潘自杀身亡。 其坚守四川五年,为吴军西线防御的核心,至死忠于吴三桂。 吴世琮 吴世琮是吴三桂的侄孙,属宗族核心成员,主要经略广西。 1675年率军攻入广西,击败清军,占领桂林、南宁等地,稳定了吴军南线。 1677年,广西将军孙延龄降清后,吴世琮率军讨伐,击杀孙延龄,重新控制广西大部。 1678年,清军反攻广西,吴世琮在梧州与清军激战,中流矢重伤,不久死于南宁。 作为宗族将领,他始终坚定支持吴氏,战死沙场。 韩大任 韩大任原为吴三桂部将,早期在江西作战,1675年率军占领吉安,负责赣西防线。 但其性格多疑,与同僚不和,1677年清军围攻吉安时,他拒绝援军,坚守数月后弃城突围。 1679年,韩大任在福建汀州因粮尽势孤,率部降清,成为少数变节的吴军高级将领。 降清后,他曾为清军向导,参与进攻吴军,对江西防线的崩溃有直接影响,忠诚度极低。 总体来说吴三桂识人水平颇高。 总体而言,吴三桂的“嫡系核心圈”忠诚度极高,降清者寥寥。 但外围或非嫡系将领中,因利益权衡、战局逆转而降清的也不少见。

0 阅读:366

评论列表

黄金字塔

黄金字塔

2
2025-07-12 23:14

吴三桂不杀永历大概率就干倒满清了!

彭丽说

彭丽说

彭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