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3年,宋仁宗赵祯相中了姿色冠世的王氏,可刘太后却偷偷将王氏许配给自己前夫的儿子。八贤王一时口快:“一群养母却鸠占鹊巢!”一句话彻底点燃了赵祯的怒火! 说起宋仁宗赵祯,很多人都会记起他“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事儿还得从他父亲宋真宗讲起。 宋真宗在位时,有个非常宠爱的女子叫刘娥。 刘娥早年没了父母,因为擅长唱歌跳舞,先是被一个叫龚美的男人买去了。后来生活艰难,龚美带着她到了京城汴梁讨生活。 实在混不下去了,龚美就把刘娥当作歌姬卖进了韩王府,也是宋真宗赵恒还是韩王时的府邸。 刘娥的才艺确实非常出众,深得韩王喜爱。 但当传到了当时的皇帝耳朵里,皇帝觉得韩王沉迷于此不好,下令让刘娥离开。 可韩王舍不得,就偷偷把刘娥藏起来。结果直到他后来当上了皇帝,才敢正式把刘娥接进皇宫,封为妃子。 等宋真宗的原配皇后去世后,他想立心爱的刘娥为新皇后。 但是朝廷里的大臣们非常反对,不仅是刘娥出身卑微,最重要的是,她不能生育。 在那个年代,皇后没有子嗣是很严重的。 为了登上后位,刘娥就找别的女人替她生个皇子,然后算作自己的孩子,而这位女子就是当时她身边一位姓李的宫女。 等到李氏生产那一天,刘娥安排了心腹之人把孩子秘密抱走了,对外则谎称李氏生下的是个妖孽。 而刚生完孩子的李氏,就被当成不祥之人处理掉了。 刘娥也因为“生”下了小皇子,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这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宋真宗去世后,年幼的赵祯继位,因为年纪太小,他的母亲刘娥成了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掌握实际的朝政大权。 刘太后很有政治才干,处理起国家大事来井井有条,是宋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而且长达十一年。 在她执政期间,赵祯的真实身世一直被严格保密,朝中知道内情的人也不敢对皇帝。 随着皇帝赵祯逐渐长大,刘太后作为他的母后,便开始着手张罗为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合适的秀女。 这时,一个姓王的女子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她是商人王蒙正的女儿,这个王氏名声在外,是当时公认的绝世美人,而且性格也很贤惠端庄。 但当时选皇后特别讲究出身门第,商人家庭在士农工商里排在后面,是没资格入选的。 为了让女儿能入皇帝的眼,王蒙正动用了些门路,设法让赵祯在选秀开始前,就“偶然”看到了王氏。 而正处于情窦初开年纪的赵祯,一下子就被王氏的美貌迷住了,立刻感觉非她不娶。 知道实情后的刘太后决定亲自见见,果然,王氏美得惊人,几乎有种让人不敢逼视的妖艳感。 刘太后看着眼前十几岁的养子,如果娶了个这样美艳的妻子,很可能会耽误国家大事的学习和治理。 出于对皇帝未来的考虑和对权力平稳交接的掌控,刘太后断然否决了儿子的想法。 更让赵祯难以接受的是,刘太后竟然私下做主,把倾国倾城的王氏许配给了自己前夫龚美的儿子刘从德。 然而,此时的大权都握在刘太后手里,赵祯即便非常不愿意,也只能隐忍。 后来赵祯又看上了一位姓张的女子,结果还是被刘太后否决了。 直到公元1024年,刘太后终于挑中了她觉得合适的人选,郭氏,这位郭氏姑娘就成了赵祯的第一任皇后。 但赵祯心里,对王氏的渴望和那份不甘,一直都没有真正消失。 那位嫁给刘从德的王氏,婚后没太久,刘从德就病死了。幸运的是,此时的王氏已经怀了身孕。 刘太后念及旧情,下令给了王氏一个封号遂国夫人,并且给了她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的权限。 后来王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永年。 孩子出生后,一直对王氏念念不忘的宋仁宗赵祯,将刘永年留在自己身边养育。 因为这个缘故,当时和后世,都有猜测,怀疑刘永年的真实父亲到底是谁。当然,这只是没有真凭实据的闲话。 关于宋仁宗赵祯的身世之谜,虽然从未有人提起,但这个秘密不可能永远埋藏下去。 终于,在刘太后去世之后,一位宗室长辈八贤王,觉得是时候告诉皇帝真相了。 他找到了赵祯,把当年“狸猫换太子”的往事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并且说出了关键的一句:“官家啊,那些占据了不该占位置的人!” 这句话彻底点爆了赵祯积压多年的情绪风暴,多年来对刘太后干预自己婚姻的不满、突然得知自己生母竟是别人且被残酷对待的震惊与悲痛,瞬间涌上心头。 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沉重的现实,把自己关在宫殿里好几天闭门不出,根本无法上朝理政。 事实上,刘太后的确很有政治手腕,甚至有人把她比作武则天那样的人物。 她在位期间对朝政的处理,也证明了她的能力。 关于李宸妃的后事,她其实是接受了宰相吕夷简的建议,以远超普通妃嫔的规格予以厚葬,安排得比较妥当。 当赵祯在狂怒平息后,查证当年的实情时,才了解到李宸妃最终是以皇后礼仪下葬的。 考虑到刘太后多年的养育之恩和实际的治国之功,仁宗最终恢复了对她的尊重。 但选秀时王氏的遗憾和得知身世后的冲击,这两件事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深刻烙印。 参考文献:《宋史》
嘉庆熬乾隆的策略其实很棒,只要乾隆活着一天,他就对乾隆言听计从。因为毕竟乾隆快9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