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发现,邻居连续7天用她家地址点外卖,女子一怒之下,在门口贴上“外卖免

农路开拓者 2025-07-12 17:34:27

上海,一女子发现,邻居连续7天用她家地址点外卖,女子一怒之下,在门口贴上“外卖免费送外卖员”字条,没想到,邻居每次点外卖,准时到她门口拦截。找邻居质问,邻居只是笑着说:“填错地址!”女认为不可能一个星期都填错,其中肯定存在猫腻,不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傻眼了!

信息来源:都市现场2025年7月9日报道

事情要从6月底说起,那会儿李女士发现楼道口常常堆着一两份陌生外卖,起初还以为是跑错单。

可连续几天都一样,心里就不对劲了。

她从物业借了楼梯间的监控录像,发现邻居张某每次都在骑手把外卖放到她家门口,然后趁没人注意溜过去取走。

这一幕看得李女士直冒冷汗:别人下单时都能改地址,竟然能用她家的门牌号当遮羞布,根本没把她当回事。

7月5日上午,李女士正好在楼梯间遇到一个送外卖的小哥,她上前核对订单,发现送到真的写的是她家的地址。

小哥拿出手机就给张某发消息:“订单在603,您要不要拿?”

张某回得干脆:“哦,哦,马上删,可能点错了。”

李女士当场懵了:一天到晚“点错”,这锅也太能拉了。

她当面质问,张某却嬉皮笑脸:“我把地址写错了。”

一句话,气得李女士浑身冒火:你一个星期都填错了?

为了逼张某换回地址,李女士贴了那张“外卖免费送外卖员”的纸条,本以为外卖员看到以为是别人好心送餐,拿走就没她的事了。

可计谋没想到邻居更有一套,准时在她家门口拦住骑手。

每次门铃响,李女士都吓得心脏扑通直跳,生怕哪天是装了炸弹的包裹。

7月8日,李女士在单元楼下的出入口又贴了一张通知:“603每天冒用我地址点外卖,如有纠纷请找603”。

结果下午她出门就发现,张某的室友在她门上贴了一张小卡片,上面说“订外卖的那个住户已经搬走,请你把告示撤了”。

李女士担心张某没走,就没理会。

结果,张某的室友破口大骂,声称要给她“好看”,并叫来两位同事围堵。

李女士吓得连忙报警,心里想着,这临时抱佛脚的套路到底想掩盖什么?

事件传到网上后,有网友说:“可能有人怕商家、骑手知道真实地址,产生纠纷以后会被找上门,于是把风险转嫁给别人。”

也有网友说:“是不是为了骗退款索赔,遇到问题就让李女士背锅。”

还有网友表示:“万一有人拿着她的地址收非法物品,那麻烦可就大了。”

其实,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未经同意擅自使用他人地址,给人造成持续干扰和安全隐患,已经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如果张某因为地址错写,让李女士反复和外卖平台、骑手沟通,浪费了她大量时间,属于利用对方错误意思表示实施的欺诈或不当得利。

要是为了骗取赔偿款或餐费退款,数额较大,还可能涉嫌诈骗罪。

李女士可以一边保留报警记录,一边向平台和社区居委会反映,第一时间请求删除被冒用的地址信息,并依法索赔精神损失。

这件事提醒了不少人:不要不想暴露自己地址,就写别人的门牌号,这样不单给人惹麻烦,自己也可能犯罪。

同时也要警惕自己信息被滥用,一旦遇到频繁陌生快递、外卖上门,一定要调监控、问清原因,必要时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我说,邻里相处,最基本的就是互相尊重、不要给别人添堵。

可一旦你把别人家当做“安全垫”,随意踩踏,伤的不仅是对方的生活安宁,也是一种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挑战。

事件暂时还没完,猫腻还得警方调查后才能揭晓。

对此,大家怎么看?

0 阅读:182

猜你喜欢

农路开拓者

农路开拓者

在三农道路上勇敢开拓,探索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