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估计是不可能拖走了。 这事得从 1999 年 5 月 9 日说起 ,当时一艘二战退役的坦克登陆舰,突然 “搁浅” 在仁爱礁的潟湖坡上。时间选得很有心眼,因为前一天刚发生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军轰炸的事,国际注意力都在那边;更关键的是,舰体还精准卡在礁盘坡上,退不了也动不了,明摆着是故意占地方。 要说这船本是用来抢滩登陆的,压根不适合长期停在海上。但菲律宾就拿 “船坏了要修” 当借口,拖着不拖走,反倒借着 “送补给” 的名义,不停派人上去,想把临时停留变成长期霸占。对此,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仁爱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有实打实的历史和法理证据,必须让菲律宾把船拖走,恢复礁盘原样。这是中国的主权立场,也是守国际法的基本要求。这些年,中国一直克制,海空力量天天在周边巡逻,菲方想搞小动作、偷偷搞建设,全被及时拦住了。 9000 多天过去,“马德雷山号” 早就不能开了。船身和礁盘上的泥沙、珊瑚缠在一起,硬拖可能毁了礁盘生态,但这不是菲律宾赖着不走的理由。他们真正的心思,是想靠这艘破船在仁爱礁搞出 “既成事实”,赌中国顾着地区稳定、国际舆论复杂,不敢硬来。可事实是,一块地方的主权归谁,不会因为一艘破船停久了就变。中国的耐心不是软,是想用最稳的办法,守住自己的地盘。 具体来看,这船长期赖着,对生态的破坏不小。船身锈掉的重金属碎渣被海浪冲出去,盖住了周边 0.3 平方公里的珊瑚礁,这地方的珊瑚存活率比十年前降了 47%。中国巡逻的时候,顺便监测海洋生态,发现礁盘附近的浮游生物都变样了。但菲律宾从没说过要怎么修船、防污染,生态账全甩在这儿。 从法律依据来讲,国际法里有明确规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18 条说,外国船在别人领海 “无害通过”,不能损害人家的主权。菲律宾把退役军舰当 “搁浅” 的借口长期占着,明显是歪解了 “临时停留” 的意思。国际海洋法法庭 2016 年有个判例说得很清楚:故意赖着不走的船,没资格说自己是 “无害通过”。这一点,中国在和菲律宾谈的时候,多次拿出来当依据。 再看区域影响,这破船还搅得周边国家不安。印尼、越南这些东盟国家,近年在南海合作论坛上总说 “别把争议当工具用”,其实就是担心菲律宾这么干。要是 “船停久了就归我” 这逻辑成立,南海好多岛礁的现状都可能被乱改,跟东盟一直想搞的 “南海行为准则” 完全对不上,不利于地区稳定。 菲律宾自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渔业部门 2023 年的报告显示,仁爱礁周边的渔场因为双方对峙,渔民作业范围小了,年收入降了 23%。国内有人讨论,说这么耗着经济亏太多,不如先撤一部分人,换中国让渔民多捞点鱼。但总统府根本不搭理这些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态度。2020 年之后,美军舰机在仁爱礁周边侦察的次数多了 3 倍,可始终保持距离,不直接插手。这是美国 “印太战略” 的老套路:想让菲律宾当棋子牵制地区局势,又不想因为一艘破船跟中国正面冲突,承诺都是有限的。 面对这一切,中国的办法是 “维权加治理” 两头抓。除了天天巡逻防着菲方搞事,2022 年起还在仁爱礁周边放了生态监测浮标,给国际海洋机构共享了 3000 多组水质数据。这种公开透明的治理方式,慢慢让国际社会更认中国的道理。 说到底,这 9000 多天的僵局,让 “马德雷山号” 从一艘破船,变成了牵扯生态、法律、区域合作的复杂事儿。它最后能不能被拖走,不只是菲律宾一句话的事,更能看出南海的治理规则管不管用。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的主权底线绝不会因为一艘破船松动,而这艘锈迹斑斑的登陆舰,还会继续杵在那儿,提醒各方领土这事儿,没商量。
赖在中国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律宾军舰,估计是不可能拖走了。 这事得从1
古今知夏
2025-07-12 18:00:06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