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日常扛着一整串“一贯钱”(1000 枚铜钱串成)使用,会累的腰肌劳损啊? - 我查了一下,原来日常买菜、打酒等小额买卖,用几枚或几十枚铜钱,不用动整串。如《东京梦华录》里北宋汴京市井,百姓买零碎物,掏数枚铜钱即可。 - 拆分使用:若需付较多钱,会从贯串上拆部分。因铜钱是方孔圆钱,用绳穿起,可随时拆取,像明代商铺交易,常按需拆分铜钱付账 。 - 银锭:大额交易常用银锭,铜钱可兑换成银锭。明清时,交税、买田产,用银锭更方便,百姓会把积攒的铜钱换银,减少携带负担。 - “盘缠”的灵活携带:远行时,“盘缠” 并非扛整串钱。因铜钱串起来重,古人会把成串铜钱盘绕腰间(“腰缠万贯” 是夸张说法,实际没那么多),或放包袱、钱袋,再系身上,方便又相对安全,如唐代诗人远行,就是这么带钱做路费 。 腰缠万贯不说多有钱,反正真缠上10000串肯定会累死人!
晚唐时期的蔡州兵是武德充沛的代名词,魏博牙兵都比不了。毕竟魏博牙兵只是杀自家节度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