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6万6块钱娶了一个妈。男子35岁家里穷,一直未娶。一次偶然机会媒婆牵线认识镇

海边的鲨 2025-07-12 20:33:06

男子6万6块钱娶了一个妈。男子35岁家里穷,一直未娶。一次偶然机会媒婆牵线认识镇上一女子,就是年龄大了点都45了,一个儿子都结婚了。 男子的母亲非常着急自己儿子娶不上媳妇,想尽办法给儿子找相亲对象,急得头发都白了,儿子到了结婚年纪,家里拿不出像样的彩礼,媒婆介绍了好几个姑娘,要么要十几万彩礼,要么嫌男方家穷。后来媒婆说镇上有个45岁的女人,丧偶多年,儿子在外打工,自己能顾家,只要6万6彩礼,其他啥都不要。母子俩商量了半天,咬咬牙应了——总比打光棍强。 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村里人都来贺喜。可热闹过后,问题来了:45岁的女人还能生孩子吗?就算能怀,高龄产妇要面临妊娠高血压、早产等风险,后续保胎、生产得花多少钱?要是生不了,这婚姻靠啥维持? 网友看了直讨论:“农村彩礼现在普遍十万八万,6万6能娶到媳妇已经算烧高香了,哪能挑三拣四?”也有人担心:“女人45岁了,生孩子风险大,男方家是不是没考虑清楚?”还有过来人说:“这种婚姻大多是搭伙过日子,女方图个伴儿,男方图个传宗接代,日子能不能过长远,还得看处得来不。” 细想这事儿挺扎心的。现在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调,年轻姑娘大多往城里嫁,留在村里的适婚女性越来越少。男方家穷,拿不出高彩礼,只能找年纪大的;女方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再嫁,接受“找个伴儿”的婚姻。可问题也摆在眼前:高龄生育的健康风险谁来扛?夫妻年龄差大,生活习惯、观念差异咋解决?这种“年龄差婚姻”,到底是解决了“娶不到媳妇”的燃眉之急,还是埋下了更多隐患? 农村婚恋困境下,这种“各取所需”的婚姻模式能走多远?高龄生育的风险,又该由谁来承担?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海边的鲨

海边的鲨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