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如此激烈,两国都不好受。于是一些声音开始出现:为什么中国不向美国“服个软”,以此换取所谓的和平与发展?俄罗斯的错误告诉我们,妥协换不来和平,中美对抗越激烈,我们就应该越要硬气和奉陪到底的决心。 说白了,中美这事儿就是一场国际地位的拉力赛。美国当了几十年的老大,眼看着中国追上来了,心里能不慌吗?从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到拜登政府搞科技封锁,再到南海、台海的军事动作,美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遏制中国崛起。 可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4亿人口的大市场,谁敢小瞧?这种情况下,“服软”真能解决问题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中美博弈的核心,是未来国际秩序谁说了算。美国想保住霸主地位,中国想争取应有的发展空间。两边都不可能轻易松口。 所以,美国使出浑身解数,从加关税到制裁华为,再到拉帮结派围堵中国。可中国也不是站着挨打的主儿,反击加谈判,硬碰硬的同时也没关上对话的门。这种局面下,妥协听起来挺诱人,但真干了,后果可能比想象的还糟。 历史这本账,咱们得好好翻翻。妥协换和平,听着美,实际行不通。看看日本,20世纪80年代经济起飞,眼瞅着要超车美国,结果呢? 美国一招“广场协议”,逼着日元升值,日本经济直接被摁在地上摩擦,之后几十年都没缓过来。再看苏联,冷战末期戈尔巴乔夫一心想跟西方搞好关系,各种让步,结果国家解体,超级大国瞬间变三流,教训血淋淋。 俄罗斯的例子更扎心。苏联没了以后,叶利钦上台,觉得向西方靠拢就能过上好日子,结果“休克疗法”一搞,经济崩盘,工厂倒闭,人民生活一落千丈。 西方没给啥甜头,反而趁机捞了不少好处。普京后来想翻盘,可国力早被掏空,国际地位再也回不到从前。这些例子都在提醒咱们:面对强权,服软不是出路,退让只会让对方蹬鼻子上脸。 中国面对美国的压力,从来没想着靠“服软”过日子。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美国加关税,中国就反制裁,谁怕谁啊?结果呢,美国企业也喊疼,国内通胀还涨了。 中国这边,虽然出口受点影响,但硬扛下来了,还逼着自己产业升级。科技封锁更狠,华为被卡脖子,可中国没坐以待毙,加大研发投入,芯片、5G这些领域慢慢有了突破。军事上,航母下水、东风导弹亮相,谁敢随便挑衅? 这套打法其实挺聪明,既不硬碰硬拼个你死我活,也不低头认怂。贸易战里,中国一边反击一边谈,谈不拢就接着打;科技上,自主创新成了主旋律,连美国都不得不承认,中国这股韧劲不好对付。 军事上,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南海、台海的底线,谁碰谁知道疼。这些都说明,中国不是没能力应对,而是有底气硬扛。 再说说为啥不能服软。美国现在是外强中干,国内政治乱成一团,经济也靠印钱撑着,国际影响力不如从前。反观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全球朋友圈越来越大,“一带一路”搞得风生水起。 这时候服软,不就等于把到手的优势拱手让人?美国可不会因为你退一步就对你手下留情,反而会变本加厉。中国要是真低头,关税、科技封锁这些压力不会少,只会更多。 俄罗斯的教训太深刻了。叶利钦那会儿,以为向西方示好就能融入“国际大家庭”,结果呢?经济被搞垮,军事力量大幅缩水,连个像样的国际话语权都没保住。 普京上台后想收拾残局,可底子太薄,硬气也有限。反过来想想,中国要是现在服软,会不会重蹈覆辙?经济被卡,科技被锁,军事被压,最后连翻身的机会都没了。 历史证明,面对强权,你弱他就强,你硬他就得掂量掂量。美国打压中国,不是因为中国太强,而是因为中国还没强到让它不敢动手。这时候服软,就是自断后路。俄罗斯的错,中国可不能再犯。硬气点,奉陪到底,才是正道。 眼下中美博弈到了关键节点。美国那边,政治撕裂,经济隐患一大堆,新冠疫情还没收拾利索,国际上盟友都开始怀疑它的领导力。 中国呢?经济恢复得不错,国际地位稳步上升,连欧洲都开始跟中国眉来眼去。这时候服软,不就等于给美国喘息的机会?它缓过劲来,肯定变着法儿再收拾你。 中国现在的策略挺靠谱。贸易上,该打就打,该谈就谈;科技上,自己埋头干,不指望别人施舍;军事上,守好自己的底线,谁也别想越雷池一步。 这种硬气不是瞎逞能,而是有实力撑着。14亿人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越来越强的科技能力,这些都是底牌。美国想压住中国,没那么容易。 再说了,服软换来的和平,能长久吗?日本、俄罗斯的例子都说明,这种“和平”就是个坑,等着你跳进去。 美国现在的围堵,就是因为中国崛起了,它怕了。咱要是退了,它只会得寸进尺,最后把中国逼到墙角。硬扛下去,才能让美国明白,中国不是好惹的。
特朗普底牌浮出水面,对华6大条件,若满足,承诺“保护”中国?特朗普点名让中国
【78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