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地下党员叶致英被人逼婚,但她不认识男方,便不同意结婚,就向上级申请调

靖江的过去 2025-07-12 23:34:48

1943年,地下党员叶致英被人逼婚,但她不认识男方,便不同意结婚,就向上级申请调往别处任职,上级指示:“为了大局,必须结婚!” 当时,粤西局势紧张。中共化县特派员罗明桌上,放着一封加急密信。写信的是柑村的叶致英。罗明心里一沉,他清楚,这个刚满 17 岁的党员,正遇上大麻烦。 叶致英是化州市笪桥镇柑村人。两岁那年,父母给她订了娃娃亲,男方是陈家大少爷。这门亲事,打小就像块石头,压在她心上。 1943 年冬天,陈家带媒人上门,要定结婚日子。那会儿,叶致英正在柑村小学,偷偷组织妇女识字班。她想让姐妹们多认几个字,能自己做主,可这包办婚姻,偏要把她往火坑里推。 母亲抹着眼泪劝她:“阿英,别犟了。陈家有百顷地,嫁过去不愁吃穿。” 叶致英没说话,手里攥着本《大众哲学》,书里夹着邓少筠老师给的油印传单,“妇女解放” 四个黑字,看得她眼睛发酸。 叶致英虽是地主家的女儿,却没架子,从小就跟婢女亲如姐妹。现在要嫁去陈家,她一万个不愿意,感觉自己被捆住了手脚。 深更半夜,叶致英翻墙跑到柑村小学,找到罗明说:“上级,我想离开柑村。” 罗明很严肃地盯着她说:“致英同志,你知道这会有啥后果。” 罗明是笪桥镇地下党负责人,他明白,叶致英要是突然走了,陈家肯定会怀疑,跟她来往的党员都会有危险,搞不好整个地下组织都会暴露。 过了三天,叶致英在柑村祠堂见到未婚夫。那人叼着烟,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眯着眼上下打量她,说:“听说你认字?以后在家带孩子就行,别往外跑。” 叶致英心里直犯恶心。 回到家,她把自己锁在屋里,对着镜子剪下一把头发。梳妆台上放着母亲给的银镯子,以前看着亲,现在拿都嫌烫手。 这时候,她想起邓少筠老师说的话:“真革命者,得把自己的事,放进民族解放的大事里。” 她懂了,不能光想着自己舒坦。 罗明再来找她时,见她眼睛哭肿了,心里也不好受。但还是说:“为了大家,你得结婚。这是组织的决定。” 叶致英虽然不情愿,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1943 年腊月廿三,柑村挂起红灯笼,叶致英要嫁人了。她穿着大红嫁衣。 花轿经过柑村小学时,叶致英从轿帘缝里看见,邓少筠老师红着眼,识字班的姐妹们攥紧了拳头。她知道,大家心疼她,也在给她鼓劲。 新婚夜里,叶致英把剪刀藏在枕头下,直勾勾盯着喝醉的新郎。 新郎凑过来,她压低声音说:“别以为我图你家钱,我是共产党员,早晚要推翻你们这些剥削人的。” 新郎酒醒后气得跳脚,他爹却喝住他:“别惹她,听说她跟共产党有关系。” 婚后第三天,叶致英带着一身伤回到柑村小学。她把陪嫁的金镯子、银项圈都掏出来,递给罗明说:“这些换弹药,能多打几个鬼子。” 在场的人看着都揪心,又佩服她的硬气。 叶致英入党后,按党组织安排,和同村的叶宜劲一起,偷偷领着良垌中学的学生罢课。他们逼着学校把那个特务教务主任换了,罢课成了。 只是叶宜劲被学校开除,叶致英因为没暴露身份,还能留在学校,继续讲抗日的事,悄悄组织抗日游击小组。 1945 年 1 月初,叶致英参加了党领导的化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被分到罗明大队。她一门心思干革命,1945 年底,给陈醒亚、罗明写信,说想回化南打游击。罗明回信同意了。 1946 年 8 月的一个雨夜,叶致英扮成走亲戚的农妇,提着竹篮走在吴东北的山路上。篮子底下,藏着国民党军 “清乡” 计划的情报,写得清清楚楚。 她要去村口跟交通员碰头。刚到地方,突然响起枪声。“站住!” 几个国民党特务从暗处冲出来。叶致英赶紧把情报塞嘴里嚼,特务见状,拿枪托狠狠砸她后颈,她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被捕后,叶致英被关进福建上杭村的秘密监狱。敌人用了各种法子折磨她,她硬是没松口,还骂道:“共产党员的骨头,比你们的刑具硬多了!” 1946 年 10 月的刑场上,叶致英被打得浑身是伤,却挺着腰杆,最终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牺牲时,年仅20岁。 叶致英生在有钱人家,却惦记着穷苦人,一门心思干革命。面对包办婚姻,她心里苦,可还是为了大局,把自己的事搁一边。 在牢里,再疼也不低头;上了刑场,一点不害怕。她活了 20 年,却干了一辈子的大事,是粤西的骄傲,是共产党的好儿女。

0 阅读:0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