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牛马"成了年轻人自嘲的代名词。
这个词明明带着几分辛酸——像牛一样埋头苦干,像马一样奔波劳碌,谁听了都觉得不太光彩。可奇怪的是,大家喊得挺欢,甚至带点得意,仿佛在说:"看,我活得多真实!"
为什么能坦然接受这样的称呼?大概因为实在太贴切了。早出晚归挤地铁的是牛马,熬夜改方案的是牛马,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更是牛马。这时代给普通人留的位置,可不就是一块需要反复咀嚼的草场?
有人问我:"那你算不算牛马?"我答不上来。说不是吧,每天也在为三餐奔波;说是吧,又觉得心里硌得慌。至于介不介意?说真的,连琢磨这事的时间都没有——光顾着低头啃草了。
改变?当然想过。可抬头看看四周,牛马们都在默默反刍生活。有人嚼出了甜味,有人咽下了苦水,但没人停下。既然暂时逃不开这片草原,不如学学老牛的哲学:挑最嫩的草尖下口,找到适合自己的消化节奏。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好好把草啃出营养的,也算一种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