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日本马肩高在1.1~1.3米左右,远低于其他地区马匹,因此日军骑兵被称为猴子骑狗。而且日本马并不进行阉割,因此性格极其暴躁,在战斗中还会撒野追逐雌马扰乱队形。以至于被同期的欧洲骑兵嘲讽为马种低劣。到了19世纪中后期,日军实在是受不了本土马,于是就开始花重金培育新的马匹。毕竟同期欧洲的军马,肩高普遍都是在1.5米左右,高头大马老威风了。 于是从明治开始,依靠拿破仑三世赠送的26匹纯种阿拉伯马,对本土马进行品种改良。但改良了10余年,本土马的肩高也仅仅提升了10厘米,在1.35~1.38米左右。 于是在20世纪初,日本进口了8000匹澳大利亚的西方大洋马,才搞出东洋马,肩高终于达到1米5了。 算下来光是培育马种,前后就搞了快60年。但效果也很明显,这种东洋马一匹挽力在400公斤左右。38式75毫米野战炮战斗全重1400公斤,再加上牵引前车整个行列的全重达到了2000公斤,6匹挽马就可以牵着38式野炮到处跑了。 PS:东洋马食量也很大,一天能吃5.25公斤大麦和4公斤干草,以及5.3公斤秸秆,外加40克盐
1938年7月,国军少将张岚峰率部投日。不久后,他的弟弟张俊峰和日军发生纠纷,被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