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下令全球招兵,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怒斥普京废话连篇,扭头加码对乌军援。特朗普是真生气了?还是又一次演给全世界看? 根据俄方3月31日的命令,这次征兵16万人,年龄放宽到30岁,虽然官方说和乌克兰冲突无关,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在为前线补充兵力。 可特朗普的反应却在三个月后的7月突然爆发,又是骂普京“说胡话”,又是批准3亿美元军援,还动用了总统特别拨款权。 特朗普心里清楚,他2025年4月提出的“和平计划”已经彻底泡汤了。那个计划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结果泽连斯基直接拒绝,欧洲盟友也不买账,德国国防部长甚至骂这是“投降”。 这时候再不做点什么,选民该怀疑他“通俄”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他突然对普京火力全开,又是飙脏话,又是威胁制裁,还宣布要在7月14日发表“重大声明”。 这套路和他2019年“电话门”时如出一辙——当年他为了调查拜登,暂停对乌军援,被弹劾后马上改口说“都是为了美国利益”。 特朗普这次批准的3亿美元军援里,包括“爱国者”导弹,还让北约“百分之百买单”。这招可谓一箭双雕:既不用自己掏钱,又能把欧洲绑上战车。 要知道,德国已经抱怨对乌军援“到极限”,希腊的库存也被盯上了。特朗普这是在学“空手套白狼”,用别人的钱给自己立威。 更绝的是,他一边说“对普京很不满”,一边又暗示“可能支持制裁法案”,把皮球踢给国会,自己落得个“强硬总统”的美名。 特朗普2016年大选时,他公开欢迎俄罗斯“黑进希拉里邮件”,结果被调查了两年;2025年4月,他又突然声称要“拿下格陵兰岛”,说是为了稀土和北极战略,结果被国际社会当成笑话。 这次对普京的怒斥,和他当年“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承诺一样,都是典型的“特朗普式夸张”。CNN早就统计过,他至少53次严肃说过“一天终结战争”,后来却狡辩是“开玩笑”。 从数据上看,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就像坐过山车。2017年“通俄门”调查最严时,他签署《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把俄罗斯200多人和400多个实体列入制裁名单;2025年4月,他又想通过“和平计划”讨好普京;如今眼看计划失败,又马上转向强硬。 这种反复无常,和他2025年竞选造势的节奏完全吻合——要知道,美国选民最爱看的就是“硬汉总统”,而不是“投降派”。 普京对这一套显然门儿清。俄方对特朗普的怒斥反应冷淡,佩斯科夫说“他本来就爱说狠话”。普京知道特朗普的愤怒是装的,而特朗普也清楚,普京不会因为几句骂战就改变策略。 双方真正的博弈,其实是在经济和地缘层面——俄罗斯军费2024年占GDP的6.3%,2025年还在增加;而美国通过北约分摊军援成本,既省钱又能维持影响力。 说到底,特朗普需要用对俄强硬来掩盖“和平计划”的失败,用军援加码来证明自己“不亲俄”,用夸张言论来维持选民的关注度。 这出戏的剧本,早在他2016年竞选时就写好了:永远把自己塑造成“美国利益的捍卫者”,哪怕手段是虚张声势、出尔反尔,甚至是“演双簧”。对于这种“演员总统”,咱们看看热闹就行,千万别当真。
特朗普底牌浮出水面,对华6大条件,若满足,承诺“保护”中国?特朗普点名让中国
【173评论】【1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