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雕镌知器,百伎千工成都漆艺是世界上最早的漆艺之一,2006年,列入第

夜虹看娱乐 2025-07-14 00:54:46

传统手工艺 雕镌知器,百伎千工

成都漆艺是世界上最早的漆艺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郭沫若说“漆从蜀中来,漆器繁荣发展的西汉时期,漆工以“蜀工”最佳。成都漆器又称卤漆,发轫于商周时期,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现在依然文饰斑斓、色彩亮丽。到战国、秦汉时期,成都漆艺趋于兴盛,正如《史记》所言:“木器髹者千枚”、“漆千斗”。

🌟

成都漆器制作主要包括:设计、制漆、制胎、做底灰、髹漆、装饰、打磨、推光等八大工序,制作周期少则三五月,多则一两年。在历史长河中,成都漆艺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以百伎千工、雕镌釦镂,三雕一刻、修饰八法独步漆林。工艺种类多达14类,有一色漆器、罩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炝金、百宝嵌等。其中三雕一刻中号称最难的,就要数“雕漆隐花”。

🌟

雕漆隐花,是中国传统漆器工艺中的一种高级技法。历史上关于雕漆隐花的记录丰富而深远,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至宋代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明清两代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皇家御用及贵族赏玩的珍品。明代《髹饰录》中详细记载了雕漆隐花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色,展现了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

当然传统漆艺的手工性、艺术性决定了成都漆器不能采用工业方式生产,大部分工序只能通过手工劳动制出成品,同时也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近年来,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成都漆艺正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产品市场狭小,制作者后继乏人,许多传统技艺也已开始变形和失传。中国文化艺术分享

0 阅读:0
夜虹看娱乐

夜虹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