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最近中俄贸易圈里有点不太平,2025 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同比下滑 6.6%,汽车和能源这两大支柱产业数据明显回落。这事儿乍一看像是俄罗斯突然 “翻脸不认人”,但背后其实是两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一次战略碰撞。 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阿列克谢・格鲁兹杰夫在第九届中国和俄罗斯博览会上表示,前几年中俄贸易实现了稳定增长,今年的形势与以往略有不同,但必须客观、批判性地看待贸易额下降。他相信从长远来看,中俄贸易额势必会持续增长,贸易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转向更高附加值的商品贸易和创新型商品贸易。 能源贸易一直是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 年中国进口了超过 1 亿吨的俄罗斯石油,再加上天然气交易,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然而,2025 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大幅削减了 12.6%。 国际油价的下滑也对贸易额产生了影响,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价格跌至 53 美元,创下 2020 年以来的新纪录。中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不可能为了照顾俄方的经济利益,就不顾一切地进口俄罗斯的化石能源产品,一方面影响到与其他能源进口国家的贸易关系,另一方面也会大量超出自己的能源需求上限,从而影响到自身的经济发展节奏。 汽车产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俄罗斯为了推动本土汽车产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5 年 1 月 1 日起,俄罗斯大幅度提高汽车进口关税,完税价格在 120 万卢布以下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 1169 卢布,价格超过 550 万卢布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 7540 卢布。 不过,双方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中国方面,长春汽博会将于 2025 年 7 月 12 日至 21 日举办,期间将开展 “中俄汽车经贸交流活动”,俄罗斯汽车流通协会将携核心采购商团与中国优质产能进行对话,促进双方在汽车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则在推动本土汽车产业发展,2025 年 5 月俄罗斯汽车销量达到 10.3 万辆,自主车企份额回升到 56.3%。 全球产业链重构也是影响中俄贸易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产业链布局。俄罗斯为了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开始推动进口替代政策,加强本土产业的发展。中国则在升级产业结构,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这种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对中俄贸易产生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中俄双方仍在多个领域保持着合作。能源领域,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今年将实现满输,双方还在推进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谈判。科技领域,双方在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联合研发新项目。农业领域,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近年来中俄大豆、牛肉等商品贸易额年均增长超 20%。 双方坚定捍卫自主发展双边经贸伙伴关系的权利,将通过提升高科技产品比重,发展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相互供应基础材料、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推动双边贸易平稳发展,优化贸易结构。 这次贸易额的下滑,是中俄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一次战略碰撞。双方都在调整自己的产业政策和贸易策略,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虽然短期内贸易额出现了下滑,但从长远来看,中俄贸易的基础依然坚实,双方在能源、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仍有很大潜力。只要双方保持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俄贸易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最近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14 12:27: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