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湖南高二学生趁暑假去快递站打工,谈好11小时200元。学生干活卖力,三

云景史纪 2025-07-14 15:04:54

7月10日湖南高二学生趁暑假去快递站打工,谈好11小时200元。学生干活卖力,三四个小时就装了好几车货物。不料晚上8点,老板却突然以“流汗太多弄脏快递”为由,将学生辞退,只支付了10元的路费作为酬劳。男孩不服想要工资,可老板态度十分嚣张。

据风芒新闻等媒体报道:7月10日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令人愤慨的劳务纠纷事件,原来在烈日炎炎的暑假时期,几名高二学生想趁假期挣点零花钱,胡同学(化名)和几个同伴通过中介找到了一份快递分拣的工作,地点是挂着申通标识的快递网点。

而中介承诺的条件听起来还不错,11小时能拿到200元报酬,对于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锻炼自己、体验社会的好机会。

下午时分,学生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工作地点,偌大的仓库里堆满了待分拣的包裹传送带不停运转,工人们忙碌穿梭。

负责人简单交代了工作内容后,学生们便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搬运、分拣、装车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体力,尽管天气闷热,但孩子们干劲十足想着多干一点就能早点完成任务。

然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快让这些平时很少从事重体力活的学生感到吃力,包裹有轻有重,最重的能达到几十斤,搬运过程中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咬牙坚持,三四个小时内就完成了数车货物的装卸工作。

直到晚上8点左右,正当学生们以为可以继续工作挣够一天工资时,管理人员突然叫停了他们的工作,理由让人瞠目结舌——"你们流汗太多了,把包装盒都弄湿了"、"速度太慢了,影响效率",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管理人员还补充说学生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不够专注"。

被辞退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这样的理由,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流汗难道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吗?而且他们明明已经完成了大量工作怎么就成了"速度慢"?至于聊天,那不过是工作间隙的几句交流罢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报酬问题,原本说好的200元最后中介只给了每人10元,美其名曰"回程车费",学生们当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找中介理论,对方态度却异常强硬表示:"爱要不要,不服气就去报警!"这种有恃无恐的嘴脸,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既愤怒又无助。

事情经过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为学生们打抱不平:"流汗多就开除?这是什么奇葩理由!"、"欺负孩子不懂法律,太可恶了!"

舆论压力之下,劳务人员才勉强通过私人转账的方式先给每人补发了30元,后来又给其中三人每人补了20元,声称按照实际工作三小时计算应得48元。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随着调查深入更多问题浮出水面,涉事网点的人力资源人员开始推诿责任,声称他们不是申通快递,只是借用场地的另一家公司。

而劳务人员也撇清关系,表示自己跟申通无关,还把责任推给中介,说是中介没有核实学生年龄,各方互相推诿形成了一个责任真空地带。

从法律角度看这起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相当严重,高二学生一般都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快递装卸这种高强度体力劳动是明确禁止未成年人从事的工种。用工方有义务核查劳动者的身份证件,不能仅凭中介的一面之词就免除责任。

湖南申通在事件曝光后表示,如果调查属实,将直接取缔涉事网点,长沙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也介入了调查,经过多方协调涉事劳务公司最终承诺全额补发工资,并与学生签订了和解协议。

这起看似普通的劳务纠纷,实则反映出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诸多乱象,中介机构唯利是图对未成年人身份视而不见;用工方为了降低成本,通过层层外包规避责任;监管部门反应迟缓,让违法用工有了可乘之机。

那么最终受伤害的,是那些想要通过诚实劳动赚取报酬的孩子们。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让每一份诚实的劳动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而不是用各种荒唐的理由克扣工资。

或许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规范劳动用工市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信源:风芒新闻

0 阅读:47
云景史纪

云景史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