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开战已不可避免?美空军参谋长当着全世界承认一个事实:一旦与中方开战,美军在中方面前已无空中优势。所以美国必须加大空军投入,即使牺牲其他军种!看来,印巴空战中,中国战机的表现是真的吓到老美了。
最近,美国空军参谋长阿尔文的一番言论,在国际舆论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位美军高层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空军在中方面前已无空中优势可言。”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全球关注。
堂堂超级大国的空军掌门人,为何会在公开场合承认这种“示弱”的事实?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焦虑?
事情还要从印巴空战说起,今年5月爆发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中国产歼-10C战斗机表现惊艳。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巴军战机在与印度法制“阵风”战斗机的对抗中,凭借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远程导弹,成功击落多架印军战机。
这场实战检验让西方军工界大跌眼镜——中国战机不仅在技术参数上不落下风,实战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专家指出,巴基斯坦正成为中国新锐武器的展示平台,而中国装备的实战表现直接动摇了美国空军的传统优势认知。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空军的危机感扑面而来,根据2025财年国防预算文件,美国空军获得了612亿美元的专项拨款,用于研发和采购新型战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波音公司主导的F-47第六代战斗机项目,这种被特朗普称为“史上最先进战机”的新型装备,据称已完成数百小时试飞,具备更远航程和更强隐身能力。
与此同时,美国空军还在加速推进B-21隐身轰炸机的部署,试图通过“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重建空中优势。
但这些举措似乎难以掩盖美国空军的困境,阿尔文在国会听证会上坦言,中国空军近年来的现代化速度远超预期。
过去十年间,解放军装备了歼-10、歼-16、歼-20等五种新型战斗机,而美国同期仅列装了F-35和F-15EX两款机型。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中国空军的平均机龄可能只有美国的一半,大量老旧战机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的隐身战机和信息化作战平台。
这种“代差”的缩小,让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
更让美国感到压力的,是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
根据美国国防部评估,中国部署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歼-20隐身战机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拒止体系。
这种体系让美军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行动面临巨大风险——无论是航母战斗群还是前沿基地,都可能在冲突初期就遭到饱和打击。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空军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阿尔文提出的“加速变革”计划,核心就是淘汰老旧装备,集中资源发展下一代空中优势系统。
按照他的设想,美国空军将逐步退役A-10攻击机、F-16战斗机甚至F-22隐身战机,转而全力投入F-47和B-21的研发部署。
这种“壮士断腕”的做法,背后是美国空军试图通过技术代差重新确立优势的迫切心态。
但问题在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步伐并未停滞,美国能否在这场竞赛中扳回一局,仍是未知数。
阿尔文的言论,本质上是美国空军战略焦虑的集中爆发,面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垄断维持霸权的老路已经走不通。
而印巴空战中中国战机的惊艳表现,更是撕开了美国空军“技术神话”的遮羞布。未来的西太平洋天空,注定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
美国空军能否在这场博弈中找回优势,不仅取决于装备的更新换代,更取决于其能否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军事对抗早已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项。
当美国空军忙着升级战机时,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编织合作共赢的网络。这种战略视野的差异,或许才是决定未来亚太格局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