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迎来生死之战,美军距离参战只差最后一步,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伊以冲突已然持续近一周,伊朗和以色列这两个国家可谓是打出了真火,双方还在不断地互相威胁。 而美军则在波斯湾旁虎视眈眈,中东地区仿佛正一步步迈向战争的深渊。 伊朗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展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强硬态度。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声,公开表示 “伊朗军队已准备好保卫德黑兰”,并且强调全民都会支持作战。 他指责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是 “严重错误”,同时也回应了特朗普的 “威胁论”,明确表示伊朗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强加战争或和平,更不会无条件投降。 然而,在特朗普看来,伊朗或许只是一只 “待宰羔羊”,他试图通过以色列对伊朗施加军事威胁,从而强迫伊朗与美国达成对美有利的核协议。 特朗普摆出了强硬姿态,称美军 “完全掌控了伊朗的领空”,甚至将哈梅内伊列为 “可攻击目标”,只是表示 “暂时” 不会动手。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世界力量的正面对撞。 表面上是伊朗和以色列在互丢导弹,可实际上,是美军和伊朗正逐渐进入生死博弈的倒计时。 伊朗的福尔多核设施是一个关键所在。 这个位于山体 90 米深处的地下铀浓缩中心,被视为伊朗掌握核武的关键一步。 以色列对它无可奈何,但美国就不一样了。 美军拥有专门用于摧毁此类目标的 GBU - 57 钻地炸弹,重达 13 吨,能打穿 60 米厚的混凝土,只需一发就有可能终结伊朗的核能力。 也正因如此,美军正加紧调动 B - 1B 战略轰炸机群以及制空战机前往中东。 虽然 GBU - 57 尚未被证实实战挂载,但 B - 1B 的出动已然是一个重大信号。 有消息称,对伊朗的攻击计划已获批,战争或许只差特朗普的一个决定。 甚至有知情人士表示,袭击可能 “会在本周末” 进行,这无疑是在向世界宣告,美军离参战真的只差最后一步了。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中国恐怕很难置身事外。 中东地区对于中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是中国的能源命脉所在,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被封锁,全球油价必将飙升,中国作为能源进口大国,不可能不受影响。 而且,这一地区还承担着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的运输任务,是 “一带一路” 的地缘枢纽。 如果伊朗倒下,中国通向中东的通道将变得更加不安全,甚至可能被封锁。 中伊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盟友,但双方的战略联系正在不断加深。 伊朗在上海合作组织内也逐渐发挥着作用,若伊朗被打倒,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将遭受巨大打击。 另一方面,伊朗的存在对美国能形成战略牵制。 一旦伊朗被彻底制服,美军就会腾出手来,集中资源重新围堵中国,届时中东失衡,中国在亚太地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就如同俄罗斯在欧洲抵挡北约一样,伊朗在中东的存在,也是中国战略缓冲的一部分。 事实上,从根源来讲,特朗普对伊朗的打击意图,与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美国国内面临着高通胀、边境混乱、社会撕裂等诸多问题,特朗普需要一次 “外部转移”,而伊朗就成为了那个靶子。 同时,美国军方、情报部门以及以色列右翼政客,正在合力推动特朗普跨过最后的红线。 如果这场战争爆发,其规模可能会远远超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还将引发全球格局的又一次重构。 届时,中东将会变成一个完全失控的地缘火药桶,美国控制下的中东可能不再欢迎中国。 中国企业、项目、通道都将遭遇更多的制裁、封锁甚至驱逐。 所以,中国不能缺席这场局势的发展,伊朗的 “生死之战”,也是对中国全球战略布局的一次重大考验。 中国也确实行动了起来。 自以色列 6 月 13 日对伊朗发动 “崛起之狮” 军事行动后,中东局势骤然升级。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第一时间就在中东各方之间展开调停斡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伊朗外长、以色列外长、埃及外长、阿曼外交大臣电话沟通,表达中方严正立场并呼吁地区国家凝聚共识,停火止战。 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当地中国公民安全放在首位。 中国外交部宣布在伊朗和以色列展开撤侨行动,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组织首批中国公民从德黑兰出发,经陆路进入土库曼斯坦。 截至 6 月 19 日,已有 1600 余名中国公民从伊朗安全撤离,数百名中国公民从以色列撤离。 中东局势如今依旧危急,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还需看各国接下来的行动。 但可以确定的是,伊朗这场 “生死之战”,必将对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而中国也会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伊朗迎来生死之战,美军距离参战只差最后一步,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伊以冲突已然持续
洛风阐社会
2025-07-15 10:36:44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