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总统口信,黄仁勋低调抵京,特朗普访华这事真有眉目了。 7月14日,英伟达掌舵人黄仁勋和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一处中式庭院并肩而立的照片,突然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虽然英伟达官方回应显得谨慎,只表示“照片非公司发布”,但明眼人心里都透亮:这位硅谷巨头的北京之行,绝非简单的商业寒暄。 更值得琢磨的是,他人刚到不久,美国那边就传出风声,特朗普政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总统访华代表团,连商务部长都亲自放话,计划“下个月来华进行深入谈判”。这两件事前后脚发生,时间点卡得如此微妙,绝非偶然。 黄仁勋这趟行程,压力山大。他还没下飞机,美国参议院的警告信就先到了北京,措辞严厉地要求他必须避开所有被美国制裁的中国企业,连技术层面的交流都最好别碰。 可英伟达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大棒挥下来,光是今年上半年,公司就因此损失了高达135亿美元的收入。而咱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有多重要?去年一年就贡献了171亿美元,占了它全球总收入的13%。 他这趟北京之行的核心任务非常明确:在7月16日的北京链博会上,推出专门为咱中国市场定制的、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的降级版AI芯片。 性能上虽然被“阉割”了,但总比彻底丢掉这块巨大的蛋糕要强。毕竟,华为等国内芯片厂商的崛起速度惊人,已经拿下了国内AI推理场景42%的市场份额。英伟达如果再不放低姿态、拿出点“合规”的东西,恐怕连剩下的市场也要守不住了。 再看特朗普政府对华的态度,简直像在上演“分裂剧本”。一边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日内瓦会谈后,语气轻松地夸赞会谈“气氛良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是高调宣布下个月要亲自带队访华;可另一边,特朗普本人冷不丁地抛出一项新政策,扬言要“禁止中国购买美国农田”,哪怕中方实际拥有的美国土地只占全美农地的0.0003%,也要被扣上“威胁美国粮食安全”的大帽子。 这种左手想握手示好、右手却暗中捅刀的套路,连美国自家的媒体都觉得“荒谬”。不过,微妙的变化也在发生。特朗普最近至少三次在公开场合评价中国“贸易公平”,甚至对媒体强调“美中关系不错”。 这位商人总统的潜台词其实挺直白:关税大棒可以砸向其他盟友,但跟中国这个体量的经济巨人做生意,恐怕得换一套更实际、更讲策略的谈法。 真正为可能成行的特朗普访华铺下第一块基石的,是7月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那场约1小时的中美外长会晤。 王毅外长会见了刚与俄罗斯外长结束会谈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这位在美国国内以“对华鹰派”著称的外交官,会谈后罕见地用了“积极务实”这样的正面词汇来描述气氛。 王毅外长随后更是用16个字清晰定调了未来方向:加强接触、防止误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尤其耐人寻味的是,鲁比奥本人目前仍在中国的制裁名单之上,但双方选择了在第三国进行这次破冰接触——显然都在为更高层级的互动清除障碍。 白宫内部的消息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特朗普很可能亲自率领一个包含数十名重量级商界领袖的代表团访华,时间窗口可能在9月的北京,或者10月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 黄仁勋在北京为芯片市场进行的艰难博弈,与特朗普政府试探性的外交接触,本质上反映的是同一盘大棋局上的两条关键战线。 英伟达面临的核心困境相当残酷:即便它费尽心思推出符合美国出口管制的定制芯片,其性能也已被国产竞品超越,目前只能依靠其CUDA软件生态的兼容性优势来暂时留住老客户。 而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如果真想促成元首级别的会晤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就必须着手解决那些更根本、更棘手的矛盾——比如收回类似“农田禁令”这种带有浓厚政治化色彩的操作。 否则,中方很难建立起对美方诚意的信任。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最近的一句话点中了要害:“贸易正被美国用作施压工具”。当东盟国家都在积极转向中国,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升级谈判时,美国如果继续玩这种双重标准,它的传统盟友圈子只会加速松动和瓦解。 此刻黄仁勋在北京的穿梭斡旋,像极了一个微缩版的当代中美关系实验室:技术封锁的压力最终催生了强大的国产替代能力,政治施压的企图反而倒逼出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略。 如果特朗普真的能带着他的总统专机降落北京,那也仅仅意味着这场牵动全球目光的大戏,刚刚拉开了序幕。
带上总统口信,黄仁勋低调抵京,特朗普访华这事真有眉目了。 7月14日,英伟达掌舵
旃檀逸梵音
2025-07-15 12:07:16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