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山姆争议反映区别化收费需区别化服务#】#山姆让会员破防的岂止性价比#据经视直播报道,近日山姆会员商店的选品问题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吐槽山姆下架了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回购率高、性价比高的商品。同时,对其新上架的低糖好丽友派、溜溜梅等商品表示不满意,质疑山姆选品质量下滑。
不过,山姆的这一波舆情,与其说是质量下滑多么严重,毋宁说是触碰了一种“精致生活叙事”,甚至有点戳破。仔细看看,也不过是调整了几个选品,在货柜的整体占比并不大。而且这些产品也不是所谓“随处能买”,有记者了解到,引发争议的一些产品在普通商超无法购买,为山姆特供商品。但依然引发了轩然大波,在于它破坏了消费背后的某种身份认同——既然是会员制商超,那么必须提供一种“会员优越感”,承诺品牌格调,哪怕只是部分品牌的“乱入”,都会破坏这种符号意义。
山姆上架的引争议商品,究竟是不是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目前尚无法直接判断。让这些会员破防的是,其付费服务体验因“违和”的品牌入驻而受到伤害。这种伤害,究竟是实质性地跟产品质量相关,还是精神上的一种背叛感,是此次山姆受到的拷问。
诚然,理性的消费者应该不预设品牌层级、不执着身份标签,愿意在消费过程中去检验一个产品的质地,但消费心理和消费目的见仁见智。说一千道一万,这终究是一种市场行为,选择权在消费者手上,商家如果战略出错也得承受代价。
这同时说明了一种商业常识:区别化的收费,必然需要区别化的服务来支撑。一旦品牌淡化、定位模糊,产品还未“出错”,信任可能先摇摇欲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