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进入战时,分分钟都可以拉爆中国”。不知道这些美国华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知道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即使能够恢复产业,也很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 美国一些华人的想法挺有意思的,总觉得美国只要想,随时能把制造业拉回来,特别是钢铁、机电、军工这些“低附加值”产业。 可现实是,美国去工业化可不是因为嫌弃这些产业,而是资本逐利的结果。就像当年底特律汽车城的衰落,不是因为美国人不想造车,而是资本家为了更低的成本把工厂搬到了墨西哥和亚洲。现在想再搬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就说钢铁行业。中国现在一年粗钢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而且技术那叫一个先进,什么超低排放改造、氢基冶炼技术,都是全球领先。 美国2023年钢铁产量才8000多万吨,还不到中国的零头。更要命的是,美国钢铁厂设备老化,工人也不够。 特朗普当年搞关税想保护钢铁业,结果美国钢铁公司股价倒是涨了,但生产成本太高,连美国汽车厂都不愿意买本土钢铁,最后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这就像退休老人突然想跑马拉松,体力根本跟不上啊。 还有机电产品。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球近六成,像山东那家企业的激光电视,在德国、意大利市场销量翻倍,一台能卖到3000到5000美元,比普通电视贵十倍。 美国虽然想搞“制造业回流”,但美银证券报告说,只有20%的分析师认为会有显著回流,而且仅限于半导体等少数领域。 因为美国人工成本太高,政策还变来变去。有个美国医疗用品公司想把生产线搬回去,结果发现成本增加15%,客户根本不买账,最后只能继续依赖中国供应链。 军工就更有意思了。美国国防部自己承认,造武器用的炸药,国内只能生产六成,剩下的三成直接从中国进口。要是真打起仗来,中国断供炸药,美国军工企业连炮弹都造不出来。 更别提稀土了,美国90%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而稀土是造导弹、雷达的关键材料。美国想自己建稀土加工厂,可环保审批就得好几年,到2030年产能也只能提升到八成。这就好比打仗时发现子弹没了,现造子弹壳都来不及。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科技厉害,战时可以快速转产。可转产不是变魔术。疫情期间,美国连口罩都造不出来,还得从中国进口。 半导体产业也是一样,美国想重建芯片厂,结果发现工程师不够,建筑工人也不够,连建厂用的设备都得从荷兰进口,光等设备就得好几年。 就算工厂建起来了,技术工人从哪儿来?美国20多年没大规模造芯片了,年轻人都去搞金融、互联网了,谁愿意去工厂拧螺丝? 反观中国,工业体系那叫一个完整。从螺丝钉到航空母舰,从稀土开采到5G基站,全产业链都能自给自足。 中国还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战时状态下,中国的汽车厂可以快速转产装甲车,服装厂能改做军装,这种动员能力可不是哪个国家都有的。 美国华人的勇气,可能来自对美国过去辉煌的怀念。但时代变了,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需要完整的产业链、熟练的工人、稳定的供应链。而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成为全球工业的“全能冠军”,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能稳如泰山。
纽约时报中文网今天(7月15日)报道:“03年至07年间,美国在64项前沿技术中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