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泽连斯基再纠结乌东四州的归属权已经没意义了。这些俄语地区,早就受够了乌克

大脸猫侃军事 2025-07-15 23:20:06

坦白说,泽连斯基再纠结乌东四州的归属权已经没意义了。这些俄语地区,早就受够了乌克兰的统治。恕我直言,乌东四州通过投票的方式加入俄罗斯,都是基辅政权导致的。   这一切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基辅多年来一系列政策累积起来的结果。   矛盾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14年那项关于语言的法案,它直接触动了顿巴斯地区俄语民众的神经。   对他们来说,俄语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法案却试图在学校和公共场合限制它的使用。   当地人走上街头抗议,只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不能学俄语?   基辅的回应不是沟通,而是派出了武装人员,这让文化上的分歧迅速变成了对立。   从那时起,顿涅茨克的工厂外出现了俄罗斯旗帜,卢甘斯克的医院也开始转向莫斯科的医保系统。   是基辅的强硬姿态,亲手将这些人推向了另一边。   除了语言,对历史记忆的切割,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疏离感。   在哈尔科夫,许多家庭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渊源,共同的苏联历史是他们家族记忆的核心。   基辅推行的“去苏联化”运动,把二战纪念碑和英雄雕像都拆除了。   当地的老兵们穿着挂满勋章的军装,沉默地看着这一切,感觉自己的历史正在被否定。   这种行为在他们看来,无异于是在动摇他们身份的根基。   当文化和历史的纽带松动后,现实的生计问题成了最直接的推力。   扎波罗热的农民最关心的是田里的收成,他们的小麦过去大量销往俄罗斯。   当基辅决定切断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农民们的化肥断了来源,收割机的零件也买不到了。   眼看生计受到威胁,他们只好自己想办法,直接联系上了莫斯科的供应商。   很快,卡车从俄罗斯方向驶来,丰收的粮食也同样运了回去。   农民看到粮价稳了,口袋鼓了,心里的天平自然就倒向了能让他们过好日子的一方。   在天平的另一头,俄罗斯提供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顿巴斯地区获得了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卢甘斯克也修通了连接俄罗斯的铁路。   更关键的是,当地退休人员开始领到按莫斯科标准发放的养老金,比之前基辅给的要高出一倍。   去年冬天,哈尔科夫部分地区因为接入了俄罗斯电网,家里暖气烧得很热。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远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长达八年的冲突和一份被撕毁的明斯克协议,彻底耗尽了当地民众的信任。   因此,当公投举行时,很多人投票不是为了政治,而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安稳日子。   所以说,当一个政权忽视了民众的感受和基本需求,所谓的“领土完整”也就失去了根基。   人心散了,再怎么强调主权也难以挽回,乌东四州今天的局面,根源在于基辅的政策让当地人失去了归属感,毕竟,安稳的生活才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