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一老乡给西路军电台台长耿锡祥做了一碗面条。耿锡祥狼吞虎咽时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老乡神情不对。他心中一惊,放下碗就跑。老乡扯着嗓子大喊:“有坏人喽,赶快抓喽!“ 1937年初,西路军在河西走廊连吃败仗,马家军骑兵凶狠,武器又好,西路军孤立无援,通讯设备毁了不少。在一次混战中,耿锡祥跟大部队走散了。他一个人在戈壁滩上晃荡,风沙刮得脸生疼,军装破得像抹布,鞋底磨穿,脚冻得麻木。肚子饿得咕咕叫,他只能嚼点干草根填肚子。好几天没吃上一口热乎饭,他硬撑着走到一个偏僻小村,敲开一户老乡的门。 老乡见他这副模样,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进了屋。屋里光线暗,老乡没多话,默默煮了碗青稞面条。面条粗得像筷子,汤清得能照人影,可对饿了好几天的耿锡祥来说,这简直是天底下最香的东西。他捧着碗埋头吃,热气熏得眼睛有点湿。 然而,吃到一半,他抬头一看,老乡站在墙角,眼神不对劲,老往门外瞟。耿锡祥心里咯噔一下,多年打仗的经验告诉他,有危险。他慢慢放下碗,盯着老乡,随时准备动弹。就在这时候,老乡突然扯开嗓子喊:“有坏人喽,赶快抓喽!”声音尖得刺耳,传遍了村子。 耿锡祥没多想,立马冲出去,钻进村外的芦苇丛,跑得头也不回。他不知道老乡喊这一嗓子是啥意思,但直觉告诉他,留下来准没好事。 跑出村子后,耿锡祥躲进了祁连山里。那地方风大雪急,他找了个石缝藏身,嘴唇干得裂口子,渗出血来。某天,他在雪地里捡到一块带苏联标记的电台零件,这东西让他想起战友,心里一暖,咬牙撑下去。 几天后,他在山谷里碰上个铁匠。铁匠看他可怜,给了他个烤红薯,还掏出一枚刻着西路军呼号频率的弹簧。原来,这铁匠早年在会宁给红军修过设备。靠着这弹簧,耿锡祥装成逃兵,混上一辆运煤车,过了黄河铁桥,一路躲着敌兵的盘查,终于到了驿马关,联系上了八路军,回到了延安。 回到延安后,他没闲着,继续在军委电台干活,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干过军政大学的副教育长,后来还当了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61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他在北京市去世,活了81岁。 回头看那碗面条和老乡的喊声,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老乡为啥喊“有坏人喽,赶快抓喽”?一种可能是,他发现村里来了马家军的探子,想出卖耿锡祥换点赏钱。那年头,穷苦人为了活命啥事都干得出来。可还有另一种可能,老乡其实是好心,见有人靠近,想借这喊声提醒耿锡祥快跑。毕竟,西路军在当地打仗,有些老百姓还是同情他们的。历史没留下答案,这事就成了个谜。
1974年,一位首长准备去福建养病,有人提前通知福州军区司令皮定均中将:“他去福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