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色买单!6月23日重庆一女子去理发,期间理发师向女子大方展示胸肌,还让她上手摸,剪完头发又给了个拥抱,还说要请她吃饭,女子被哄开心,充了1.8万,可回家后越想越后悔,觉得太冲动,就找理发店退款,不料理发店说女子自愿的,为什么退?无奈之下,女子只能将店铺举报。 六月底的重庆,天气已经有些闷热,一位女士走进家附近的理发店,本来只想简单剪个头发,没想这趟寻常的理发,最后闹到了要举报的地步。 她刚坐下,就注意到,接待的理发师跟自己之前遇到的不太一样。 店里开了空调,但是这个理发师还是只穿了一件紧身的黑色背心,身材曲线一览无余,忍不住让人多看两眼,并且,理发师还非常健谈,主动招呼她关心她。 说着说着,甚至直接掀起衣角,露出腹肌,笑着让她伸手摸摸看。 在剪发过程中,理发师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她根本来不及思考,全程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从夸她发型衬脸型,到说她气质好,连穿衣品味都挨个夸了遍,末了还说觉得跟她投缘,改天想请她吃顿饭。 剪完头发,对方又顺势给了个拥抱,并提出了充卡的建议,她那会儿被夸得晕乎乎的,心里挺高兴,当场就充了一两万。 可回家睡了一觉,她越想越不对劲,头发剪得其实很普通,朋友来看了还说“跟没剪差不多”,再想起摸腹肌、被连环夸的事,突然觉得自己太冲动了。 第二天她就去找理发店,表示自己不想充卡了,想把里面的钱退出来。 店里的人听了直摆手,说充值是她自愿的,没谁逼她,不退,她跟店里吵了几次,对方才松口,却说要扣违约金、首次消费原价、各种服务费,七扣八扣下来,一万八千八最后只能退两千。 她气不过,说要去举报,店里又改口,说那个理发师是外包的,早就不干了,跟他们没关系。 无奈之下她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却发现原来不止她一个人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人说上次去理发,Tony老师全程夸她“眼光好”“有福气”,最后劝她充了五千,结果头发剪得跟狗啃似的;还有人吐槽,现在有些理发店不琢磨手艺,净练些“撩客”的本事,又是送小礼物又是说贴心话,目的就是让你掏钱。 无独有偶,杭州也有个小伙子碰上过性别反过来的事。 去年夏天,徐某刚毕业找工作,想剪个精神点的发型去面试,进了家装修挺豪华的理发店。给她理发的女理发师长得好看,说话也温柔,剪发时总有意无意碰他一下胳膊,说他发质好、看着稳重。 理完发,女理发师推荐他试试店里的推拿,说能缓解面试压力,他不好意思拒绝,充了一千块办了卡。 之后每次去,对方都对他特别热情,微信上也天天找他聊天,问他工作顺不顺利,说自己一个人在杭州打拼不容易。 一来二去,徐某动了心,女理发师顺势说想跟他处对象。 处了没俩月,女理发师说店里有业绩考核,完不成要被辞退,让徐某帮个忙充点钱,徐某想着是女朋友,每月发了工资就往卡里充一千。 半年后,对方又说老家有规矩,谈婚论嫁得先给彩礼,不过可以换成充理发店的卡,既能帮她完成业绩,又能在父母面前有面子。 徐某那会儿已经陷进去了,没多想就贷了十万充进去,前后加起来一共十二万多。 可钱刚充完一周,徐某再去理发店,发现店门紧锁,招牌都拆了。 他微信发消息,红色的感叹号弹了出来——自己被拉黑了,这才明白过来,哪是什么恋爱,根本就是场骗局,赶紧报了警。 这两起事儿看着不一样,其实路数差不多,不管是男理发师秀腹肌、说情话,还是女理发师抛橄榄枝、谈感情,核心都是用“情绪价值”换钱。 他们不跟你聊剪发技术好不好,不跟你说服务值不值这个价,专挑人爱听的话说,用肢体接触、暧昧暗示勾着你,等你脑子一热,钱就花出去了。 说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被好听的话哄着、被异性关注着,心里舒服是正常的。 但理发店终究是靠手艺吃饭的地方,要是把心思全放在怎么用美色、情话套牢顾客上,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顾客花钱是来剪头发的,不是来买“摸腹肌体验”或者“虚拟恋爱服务”的。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一旦顾客后悔了,店家要么说“你情我愿”,要么甩锅给“临时工”,退款时还各种克扣。 这哪是做生意的样子,分明是钻空子占便宜。 其实不管是去理发、健身还是做美容,咱们心里得有杆秤:我是来买服务的,不是来买情绪的。对方长得再好看、话说得再动听,最终还得看他活儿干得怎么样。真要是冲着那些额外的“甜头”掏了大钱,回头醒过神来,多半要像重庆这位女士和杭州的徐某一样,既心疼钱,又堵得慌。 说到底,商家想赚钱没问题,但得走正道。 靠手艺过硬、服务贴心留住顾客,才是长久之计。总想着用美色、暧昧当诱饵,就算一时能赚着钱,早晚也得栽跟头。 咱们作为消费者,也得拎清楚,别让几句好话、几个小动作就迷了眼,花出去的钱,得花得明明白白才对。
女子在一摊位买了小吃。只是她吃了几口下去发觉太辣,心里有点难受,半途又折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