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卖好丽友让谁破防了# 有网友发现,山姆超市里居然上架了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甚至是溜溜梅!哥们一年花了几百块钱的会员费,结果你就给我上这个?这听上去像是我是去山姆装逼的,现在不够装逼了。但问题是,山姆货架上的这些“大众品牌”,真的跟你楼下小卖部里的是一个东西吗?
就拿好丽友派来说,山姆里的好丽友派虽然也是一块钱一个,但用料其实是不一样的。除了降低糖分含量,还使用了30%的真可可,而不是代可可脂。同样的,山姆的溜溜梅在包装上也指出了原产地,而且这些所有“本土”产的商品,都是山姆专供的。
这个问题的核心,归纳起来就一句话,没贴洋品牌的国产优质产品,到底配不配进高端超市?实际上,对于山姆来说,这种因为“不够装逼”而引发的争论,其实有点莫名其妙。我们采访了一位长期与山姆供应链有合作的业内人士(化名坤龙),他提到,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好丽友派,其实在山姆新品中销量排名第三,好评率也非常高。
而山姆用本土食品厂的东西,也从来不是啥新鲜事,山姆里上架的东西,选品只占三分,剩下七分都依靠供应链。山姆正是因为积极拥抱本土供应链,提出高的准入标准,才让会员们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商品。要让山姆抛弃遥遥领先的中国供应链和食品生产能力,反过来去聚焦于少数人的情绪价值和装逼需求,这根本是做不到的。
而这个占了七分的供应链,门槛也堪称变态。坤龙老哥说,想进山姆你光产品好还不行,还得有专利,这玩意是准入门槛。山姆内部的红线是,履约率低于95%直接出局,有的供应商不得不同时签三家物流公司,还有的厂商因为当地暴雨,断了两天货,直接被山姆永久拉黑,连补货的资格都没了。
至于验厂环节更是反人类,甚至连灭蝇灯的高度都精确到厘米,还经常找第三方来搞突击检查。有个工厂老板,砸了上百万改造车间,结果就因为虫害记录表缺了一页,直接被毙了。用这老哥的话说,山姆的成功不在于会员制,而是在于他让大家明白了,什么样的产品才配会员制。而这样的优质产品,并不与进口商品挂钩。
其实这么看来,山姆反而是更加客观的,它“对进口商品早就祛魅了”,反而用一套极度严苛的标准,挖掘并倒逼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国产供应链厂商完成了升级。而那些因为好丽友、溜溜梅、卫龙而觉得不够逼格的人,才是在亲手否定这些国产厂商的努力。
当然山姆因为扩张太快,自己身上的问题也一大堆。虽然对上游供应链要求得像个变态,但门店里卖的东西,翻车翻得也五花八门。自打去年年底,供应链背景的高管上任CEO,就把前任“会员第一”的理念给扔了,主打一个降本增效,规模优先。山姆的自有品牌占比直接从30%掉到了18%,对国产供应链的需求也更大了。
它主打会员服务却没服务好,绝对该喷。 但如果因为对山姆的不满,把火撒到那些好不容易通过地狱模式考验、努力挤进高端局的国产品牌身上,否定中国本土企业和供应链的进步,迷信中国货比不上进口货的落后思想,甚至让整个来之不易的“严选模式”和消费者“闭眼买”的信任就此崩塌,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志伟105
确实,花钱买什么姆会员,你卖这个,人家楼底下小卖部就有卖的,,就如同你好不容易买辆宝马,结果发现车头跟镇上面包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