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母亲的陵墓是顺陵,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地理位置与建造沿革
• 地理位置: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南,西距唐长安城遗址约40公里。
• 建造沿革:最初,武则天以王妃礼为母亲杨氏营建墓茔 。武则天称帝后,于永昌元年(689 年),追封母亲杨氏为忠孝太后,将墓改为明义陵;天授二年(691 年),又追尊母亲为孝明高皇后,改明义陵为顺陵。
陵园规模与布局
• 规模:顺陵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是唐代陵墓中规模较大的一座。陵园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480米,现存有夯土城垣遗迹 。
• 布局:内城四面各辟一门,门外均有门阙,四角有角楼。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64米,东西宽866米。神道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华表、石走狮、石天禄、石翁仲等大型石刻。
地面石刻
顺陵地面石刻种类丰富,造型精美,是唐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 华表:位于神道最南端,八棱形,通高约7.9米,顶部为仰莲座,上置一蹲兽,柱身刻有蔓草花纹,造型挺拔秀丽。
• 石走狮:体型巨大,气势磅礴,每尊重达数十吨 。其中南门的走狮最为著名,高约3米,身长约3.45米,肌肉丰满,四肢矫健,昂首挺胸,展现出强烈的威慑力,堪称唐代陵墓石刻中的珍品。
• 石天禄:又称独角兽,是顺陵特有的石刻造型,头生一角,体态雄健,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石翁仲:排列在神道两侧,身着长袍,双手拄剑,表情庄严肃穆,体现了唐代雕刻艺术对人物形象的精准把握。
考古发掘与保护
• 考古发掘:新中国成立后,对顺陵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陶俑、玉器、铜器等,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 保护情况:顺陵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建设保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开展文物修复等,以确保顺陵及其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