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年,江苏巡抚张伯行查实了总督噶礼通过科举调包考卷、收贿五十万两的罪证。不

候松呀 2025-07-17 17:09:40

康熙五十年,江苏巡抚张伯行查实了总督噶礼通过科举调包考卷、收贿五十万两的罪证。不料,自己反而被革职押京!原来噶礼反咬一口,诬张伯行“诬陷大臣”、“沽名钓誉”。 押解离任那日,金陵至扬州的官道两旁,人山人海。闻讯赶来的士民百姓,哭声震天动地,如同失去了至亲。他们箪食壶浆,捧着家中仅有的果蔬米粮,涌向张伯行的囚车。 “张青天!冤枉啊!” “抚台大人!收下这点心意吧!” 面对这人山人海,这位身陷囹圄的清官,热泪盈眶。他深深一揖,声音哽咽却清晰:“诸位父老深情,伯行心领!然‘止饮江南一杯水,安受子民一点心?’”——为官一任,只饮过江南一杯清水,岂敢再受百姓一颗菜心?最终,在万千恳求下,他象征性地收下船头老妪递来的一把翠绿的青菜。这抹纯净的绿色,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也格外沉重。 押解途中,京城的暗战并未停歇。噶礼一党编织的罗网愈发收紧,试图在张伯行抵京前坐实其罪。然而,康熙帝并非庸主。他细查双方奏章,详审人证物证,更洞察了江南万民哭送的民心所向。真相,终于在最高权力的审视下水落石出。 圣裁下达:张伯行忠直清廉,留任江苏巡抚!噶礼贪渎不法,革职查办! 消息传回江南,万民空巷,奔走相告。 其实,张伯行的清廉刚正,在这之前早就名扬天下。 张伯行刚上任江苏巡抚时,六合县王县令假借赠画请教,在画轴中暗藏金条。张伯行发现后,回赠一幅亲笔字轴。王县令归家后抖出字轴中的金条——正是他送的那根!字轴上题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此事传遍江南,康熙赞其为“天下第一清官”。 为杜绝送礼之风,张伯行用朱砂书写《禁止馈送檄》,高悬巡抚衙门。全文仅56字,连用8个“一”字,申明“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送礼者见之无不羞愧而退。 他任山东济宁道时逢大灾,他一面自掏家产购粮施粥,一面未经请示开官仓放粮2.2万石。布政使斥其“专擅”,欲弹劾。张伯行驳斥:“仓谷为轻,民命为重!”最终康熙肯定其作为,赐“布泽安流”匾。 在福建巡抚任上,针对奸商囤粮抬价,他直接从江西调粮平价售卖,切断盘剥链条。任内福建无一百姓因饥荒流亡,离任时民众“痛哭如丧考妣”。 张伯行晚年官至礼部尚书,病逝后雍正帝赐谥“清恪”(清廉恪勤)。其《禁止馈送檄》被后世誉为“金绳铁矩”。 (上文据清代正史笔记《郎潜纪闻》及地方志改写)

0 阅读:494

评论列表

Jason

Jason

2025-07-18 07:21

好像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如果真是这样的好官至少以前应该有人宣传一下吧。

徐爷 回复 07-18 16:14
有电视剧,李保田主演

猜你喜欢

候松呀

候松呀

候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