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原先是开幼儿园的,就在老家镇上,结果去年招生太少,收的学费连房租都付不起,所以去年年初就关闭了幼儿园,转而带着手底下的幼师转行开了托老所。 当时幼儿园没了,她没有气馁,而是带着手底下愿意转行的幼师们去学养老护了,个个考取了养老护理证,她这个幼儿园园长开始转行开养老院,做养老院院长了…… 树挪死,人挪活。不得不说,我这个朋友是真有头脑。现在老家的小孩儿少了,镇上的幼儿园关了一家又一家。可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孩子也去城市上学,还有生育的孩子少了,可是老人不少啊。 既然招不到小的,那就招老的。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基本上夫妻俩都是双职工 老人在老家也没有人照顾,去养老院是个好选择。 她刚开始做,就是先做简单的托老所,场地不大,床位不多,投入不多,不过该有的都有,符合要求了才开始对外招老人入住。 而且,其他几个从幼师转护工的人,也出资了,算是跟她合伙。这样大家有风险共同承担,照顾老人的时候尽心尽力。 一开始就三个人入住,到现在一年多了,有十几二十个人了吧?据说今年夏天去她院里咨询的人还不少,她说规模小,不敢接收太多人,要等找到新地方,规模大了才多招人。 是啊,现在孩子少,幼儿园难做,那就变通一下,去干养老护理。幼师们个个有经验,对孩子们有耐心,那么多老人也容易有耐心,不怕脏不怕累…… 希望她越走越好吧,以后养老问题是个大问题,养老护理是个大趋势。大家说说,她这样变通是不是有远见?
张雪峰说过一个真实的例子特别扎心,有个学人工智能的孩子在老家读了四年书,毕业才发
【3评论】【4点赞】